荐读周游漫笔2老朋友莫瑟博士
来源:中国审计报
编者
作者:周维培,曾任审计署国际合作司司长、办公厅主任。2007年至2014年,在担任国际合作司司长期间,他亲历了审计署担任亚洲审计组织理事会主席,参与联合国审计委员会竞选及6年任期,举办世界审计组织第21届大会并担任理事会主席的全过程,见证了中国审计国际地位的提高,“周游漫笔”系列文章是他对这期间经历与思考的记录。本刊陆续刊发,敬请关注。
老朋友莫瑟博士
周维培
摘要
莫瑟博士是中国审计的老朋友,担任世审组织第6任秘书长期间,正是中国审计国际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他协助中国审计署成功地举办了2013年的世审组织第二十一届大会。他对中国文化、历史和中国经济建设成就,秉持着一种积极和欣赏的态度。他用“和谐”号的行进比喻中国经济建设的速度,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刘家义审计长担任世界审计组织(以下简称世审组织)理事会主席期间,有一项重要贡献,就是牵头实施了对世审组织章程的修订。为此专门成立了特别工作组,专司此事。受刘审计长的委托,我承担了部分协调组织工作,并参加了2016年7月由美国审计署承办的工作组第二次会议。
会议开始前,世审组织战略规划主任莫妮卡女士向我介绍了新任世审组织秘书长、奥地利审计院院长玛吉特?克拉克博士,一位和蔼温婉的知识女性。她对中国审计署在国际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大加赞赏。我当即邀请她在会议开始前讲几句,她欣然答应。当克拉克女士走向讲台时,在我脑海里浮现的却是她的前任——莫瑟博士的高大形象。
莫瑟博士是世审组织第6任秘书长。第一次见到他,是2004年11月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办的世审组织第十八届大会上。他以新任秘书长的身份主持了开(闭)幕式。由于中国代表团当时只是普通成员,很少参加世审组织的高层活动,因此我只是远远地看着莫瑟博士忙碌的身影而已。
2005年7月,我以中国审计署特别代表的身份,列席了在塞班岛举行的南太平洋地区最高审计机关首脑年会,遇见了在此巡游指导的莫瑟博士,会议间隙和参观途中,我们有过非常愉快的交谈。2006年7月,我任外事司司长,从此开始了与世审组织秘书处和莫瑟博士长达十余年的工作交往与友谊。其中最令人难忘的,是他协助中国审计署成功地举办了2013年的世审组织第二十一届大会。
申办2013年世审组织大会
由中国审计署来举办一届大会的想法,是莫瑟博士在2007年11月在墨西哥城召开的世审组织第十九届大会期间主动找我们提出的。
这届大会对中国审计署来说具有特殊意义。我们作为亚洲代表首次被推举为世审组织理事会成员,又成为刚刚成立的财务与管理委员会5位委员之一。后来得知,中国成为财务与管理委员会成员,正是莫瑟博士提出的建议。陡然跻身于世审组织管理层,中国审计代表团还真有点战战兢兢的感觉,主要是规则不熟,经验不足,人脉不广,对如何履职和如何发挥作用,心里没底。所以当莫瑟博士笑吟吟地主动走过来打招呼时,我还是有点感动的。
当时我正陪着团长董大胜副审计长在下榻的宾馆等候电梯。几句寒暄过后,莫瑟就很认真地问董大胜:“下一届大会已经确定由代表非洲的南非召开,再下届将轮转到亚洲举办,中国审计署有兴趣吗?”然后他又具体地介绍了申办程序。会见结束后,董副审计长立即指示我向国内请示,从而拉开了竞争申办的帷幕。
申办大会的过程是曲折、繁琐甚至是艰难的,其中的合纵连横、妥协斡旋在此就不赘述了。最后的结果是,2009年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举办的第十一届亚洲审计组织大会通过推荐中国审计署作为2013年世审组织大会承办者的动议;2010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办的世审组织第二十届大会上,当播放完中国审计署拍摄的时长8分钟的宣传片后,全体代表起立长时间鼓掌,一致同意北京作为下一届大会的举办地。
在申办期间,为了保持公正,莫瑟博士不便表态。表决一通过,他立即邀请候任主席刘家义审计长走向主席台就座,并与他热烈拥抱,高兴和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莫瑟和秘书处对北京大会的筹备给予细致入微的指导,真是知无不言,倾囊相助。而让我最为感佩的,是莫瑟博士对发布《北京宣言》的支持。
支持发布《北京宣言》
世审组织大会很少发布“宣言”(Declaration),在其60年共20届大会的历程中,重量级的“宣言”屈指可数,如1977年的第九届大会发表了《利马宣言:关于审计理念的指导原则》,1995年的第十五届大会发表了《开罗宣言》,2007年的第十九届大会发表了《墨西哥宣言:关于最高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其间隔超过10年之久。2010年的第二十届大会发表的《南非宣言》只是一份关于宣传推广使用《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的呼吁性声明。
因此,当中国审计署向理事会提出起草并发布宣言的动议时,立即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疑虑。仅从技术层面上说,世审组织每发布一个宣言,之前都有专门工作组进行若干年的研究并形成结论,然后再提交理事会和大会。
在这个关键时刻,莫瑟博士坚定地站在中国审计署一边。他对《北京宣言》将围绕着“最高审计机关促进良治”这个主题非常赞赏,认为这是当代政府审计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也是世界审计组织60年历史经验的总结。后来有61个最高审计机关选择主议题“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作为国家论文,也反映了中国审计署的提议最终获得大家的理解和支持。2013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世界审计组织大会获得圆满成功,《北京宣言》作为大会唯一正式文件获得一致通过,从而规划了今后一个时期国际政府审计的发展方向。
用“和谐”号比喻中国速度
作为世审组织主席,刘审计长对莫瑟博士的贡献给予了积极评价。他认为莫瑟担任世审组织秘书长是称职的,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情。刘审计长对我说,莫瑟博士任职的12年,正是中国审计国际化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莫瑟秘书长对此不仅乐观其成,而且颇多襄助之功。
“尤其是在世审组织理事会里面,他对我这个主席还是相当尊重和配合的。”刘审计长强调。关于这一点,我感受很深。
2016年5月25日,菲舍尔总统在维也纳霍夫堡宫特别授予刘家义“奥地利共和国国家功勋大金质绶带勋章”,以表彰他作为中国审计署审计长以及担任世审组织主席、联合国审计委员会委员和主席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这个奖项的规格和知名度都很高,联合国前任秘书长安南、德国现任总理默克尔都获过此奖。中国审计长获此殊荣,得到了莫瑟博士的大力支持。这也是莫瑟博士卸任之前最重要的一项外事活动。
世审组织秘书处每隔三年在维也纳承办一次理事会会议,礼宾安排上有一个简单的招待酒会,大家端着饮料寒暄立谈,有少许点心,但不足以果腹。莫瑟博士不单独宴请理事会主席或其他参会成员。但是刘审计长任职期间,只要他赴会,莫瑟博士必定宴请,而且档次还很高。记得2014年那次,他在维也纳萨赫酒店请中国代表团品尝了茜茜公主钟爱一生的著名的萨赫蛋糕,甜腻松软,清香扑鼻,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莫瑟博士对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中国经济建设成就秉持着一种积极和欣赏的态度。2011年他受聘为南京审计学院名誉教授,当时京沪高铁刚刚开通,我受《中国审计》杂志社委托,在陪同前往南京的高铁上,顺便对他进行一次采访,主题是中国审计署担任世审组织主席后如何发挥作用。印象最深的,是莫瑟博士对“和谐”号动车的兴致。他在车头反复端详,拍摄了许多照片。
我知道莫瑟博士曾经做过奥地利联邦铁路股份公司的监事会主席,算是业内人士。那次采访的内容早已模糊,但莫瑟博士用“和谐”号的行进比喻中国经济建设的速度,赞赏之情溢于言表,那神情令我至今难忘。后来莫瑟博士还帮助南京审计学院(现更名为南京审计大学)与维也纳大学经济学院建立了学术联系,推动了两校领导的互访和合作项目。
按照奥地利法律规定,审计院院长任期12年,同时兼任世审组织永久秘书处的秘书长,不得连任。离任后的莫瑟博士准备做点什么呢?莫瑟博士刚刚60岁,在西方公务人员中还算是年富力强的年龄,按照他的性格和能力,肯定不会就此退休。
7月23日上午,美国审计署塔弗斯会议室里,聆听着克拉克女士热情洋溢的致辞,我在想:一个新的12年的轮替开始了,世审组织,这个会员数量仅次于联合国的国际机构,在首任女秘书长的带领下前行,将是一幅怎样的图景?莫瑟博士在想这个问题吗?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在一个机构的发展史上,再耀眼的人物,在岁月的长河里,也会像流星一样闪烁而过,这不免有些令人伤感,但那些光芒总会有人记起。
下期预告:
《在北京宣言的旗帜下》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Dreamgo网站,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copyright@dreamgo.com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info@dream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