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骄子西北大学艺术学院特聘专业教授李宏平
点击上方“平利吧”可快速关注哦!
(来源:平利统战)大巴山巍峨雄奇,云遮雾锁,其中有一方灵秀的山水之地称谓八仙,是传说中八位仙人修炼道法,畅谈天书的地方,有许多传奇故事都发生在这里。时下,从这里走出一位画家,他把这里的山青水秀、人文地貌用他的丹青妙笔,跃然纸上,走进西安走向全国,登上了大雅之堂,他就是青年画家李宏平。
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李宏平,自幼天资聪慧,不仅其它各科成绩优秀,对画山画水更情有独钟。1994年毕业于宝鸡文理学院美术教育系,现为西安中国画院画家、西北大学艺术学院特聘专业教授、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理事、天人文学书画院院士,陕西省慈善书画协会画家。他的山水画技法师古而不泥古,在写意与写实之间、在传统与当代之间实现了难以逾越的突破,引起当今中国画界的高度关注。一幅《卧看窗前云起落》的山水巨幅,大气磅礴,烟云涌动,那正是作者情感的奔放,亦蕴含着内敛待发而对壮丽画卷的追寻,看得出来,他的梦才刚刚开始。
《山语》情怀
清静空灵,安谧沉远,这是著名画家范桦先生对宏平其人其画的高度评价,也是艺术家努力推崇的最高境界。
宏平从宝鸡文理学院艺术系毕业后,曾分配到西安市五十六中学任美术教师,已经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但远离自然山水,对一个画家来说,无疑是一种禁锢。因此,他毅然辞去了工作,回到魂牵梦绕的大山深处,写生创作,又来到西安中国画院,成为一名职业画家。
在西安画院,他画了很多以树为题材的作品,画面没有奇伟的构图,树也不是苍松翠柏,一排杂树靠映天空,多是些秋冬之景,萧林之行,略带凉意的画面氛围,平实地构图,淡淡的青灰设色渲染出清静空灵,安谧沉远的艺术境界,博得了同行的交口称道与求画者的爱不释手,这和宏平的人和他的家乡陕南平利山野的意境合二为一,有道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宏平胸中的巴山情结是他艺术生涯的生命所在。那里有白发老母的牵挂,有孩提时玩伴的童乐,更有艰苦环境的记忆,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正是创作的素材和艺术的源泉,他笔下的《寒林》正是他小时候房前屋后山林的缩影,他笔下的《山路》是他小时候上山弄柴火时的回忆。看那片树林,“在夕阳余晖一片橙灰的背景下,或晨曦一片白净如玉的背景下,或夜晚一片幽蓝天空的背景下,山林的剪影静穆,或如哨兵挺直耸立,或如少女婀娜多姿,一簇簇、一排排,或依偎,或交融,它们高低错落有致,穿插疏密有韵,粗细配搭有节,直曲造型有律,非人工所能及!”(摘自《自圆其说》)。写那片林子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尽管它没有生长的优越环境,它们却顽强的长在那里了,年复一年,默默无闻,虽然细瘦,但骨子里却充满着一股旺盛的生命力,硬朗坚强,它们等到来年春天,将又是一身绿装,装点万山葱幽。有了“寒林”精神的寄托和激励,作者正是带着那份情感去潜心他的创作,去描绘人生的未来。
一次采风的机会,宏平来到“一脚踏三省”的巴山之巅,面向湖北,山势平缓,层层远去;面向四川,万丈深壑,恐惧之心油然而生;面向陕西,山体厚重,山脊龙蟠,青灰色的巨石如长城般至于山脊之上,高不可攀,人生敬畏。尽管“山登绝顶我为峰”,却感到自己不过一粒微尘,渺小而不可计。当沿着公路向山下移动时,寂静的大山,远处传来“喃喃”低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给大巴山带来了生机,他联想一定有人在讲述大山里的故事,如果没有人,亦或大山有灵气,在那里自言自语。因此,《山语》系列画卷的创作灵感就这样萌动了。后来在谈及其创作体会时,宏平十分感慨地说“大巴山,悠远苍古,苍山乱石犹如一幅幅不朽的化石,乱石缝隙中的泥土,随意一粒种子,便能生根发芽,成长茁壮,如同那里的人们一样淳朴厚道,世世代代生生不息。我不敢说将来能为家乡做些什么,但会一直用我的画笔来描绘巴山岁月,表达我对巴山的感情,感谢巴山对我的养育之恩!”
行万里路
作画、做人、做事三位一体。宏平就是这样,当对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定位有了明显的认知之后,所表现出来的任何一个点,任何一个环节都能展示出他个人的修养程度。宏平深深感悟到,作为一名成功的画家,不仅要有“读万卷书”的修养,还要有“行万里路”的经历,因此,行走名山大川,领略异域风光,修炼铸魂成为他的写生目标。漫漫画旅,锻造了他的人格修养,也形成他的绘画意境和风格。
他既崇尚伟岸博大的精神,又珍重真实、内敛、细腻的风骨。因此,读宏平其画,可以领略到他在构图上所追求的突兀、矗立、高大、静穆,在意境上所追求的荒寒、平淡、清净,这正是他在游历写生山水之时的真实感受。他深深感悟到:当站在无边的草原之中,草原的深远广袤会感到一旦迷失其中,就无法走出来,你只是一片小草;行走在深沟万壑之中,山之高大伟岸耸立让人感到阴森、寒冷、恐怖,不由得让你肃然起敬,不寒而栗,感觉到自己渺小的如一只蚂蚁。所以宏平作画不作秀,不做假,画面讲求一种真实的感情。做人要真,作画要真,他都做到了。
在色彩上,宏平遵崇道祖老子“五色令人目盲”,“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的道理,摒弃五彩,追求单一的水墨表现,有时即便施彩,也只是略施淡彩。在技法上,他取山石之槽之肌理层层勾皴,取其巴山之润泽,又层层烘染,于是就有了“墨玉”系列让人耳目一新的展现,画面中他所追求的三色对比,黑到极致,灰得纯净,黑得润泽,黑得通透。这些就是宏平在不懈奋斗中,选择题材,追求意境,磨砺技法在学术上的不断积累和完善的成功之道。
寻求逾越
中国画的真谛无外乎写真、写意和传神达意。在当今陕西,宏平是一位成功的画家。他的成功点在于超现实的写实,把现实通过超现实的写实,描绘出自己对自然景色的感情和语言。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现实派画家。
他把传统的构成理念进行了一些梳理和重新排列,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构成理念。打破了了一些传统思维模式。画山画水讲求高远、深远、平远,他几乎是只有平远,或是高远,或是深远,万变不离其宗。建立在传统基础上,有了自己的认知提升,加强了画面的笔黑形式和构成形式,这是宏平画面难得的一个突破点。还有就是对云气,画眼的处理,都有他独到的处理方式,比如说大黑大白,大气大云,像这种很大胆的处理形式,只有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才能做得到。
由于笔墨要随时代,他的画面也引进了一些西方的构成观念,比如对对角线,平行线的处理,他的画面中运用较好,是一种突破。规避了传统画面大家都能想到的一些语言形式,而创造了一些自己独到的西方和现代的艺术语言。他对传统山体的皴法也有一种新的突破,新的积累。这些都是宏平画面中不可或缺、很难得的突破点。
宏平的绘画历程是艰辛的,在艰难的磨砺中,是大巴山给予他无尽的力量,以至成为今天陕西画坛的佼佼者。在学术上取得一个又一个可喜可賀的成就。《山洪》在人民网第一届网上书画联展获优秀作品,同时荣获陕西省第六届人材杯书画大赛特等奖;《寒林》入选《中华颂盛世典藏》书画专集;《奔牛图》参加22届世界肯亲大会书画作品展,获功勋奖;《巴山岁月》、《雪融》,入选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巴山正月》荣获陕西省第七届人才杯书画大赛一等奖;《山林待春》获世界华人著名美术家爱祖国爱家乡经典作品金奖;《墨玉青山》获建党90周年西安中国画院优秀创作一等奖,2013年在西安亮玉楼成功举办了李宏平个人画展。在绘画路上,他已经硕果盈枝了。
点击标题 精彩回顾
【我秀·平利】 ♫丫头 •赖银兵
【搞笑平利话】这下尴尬了!
平利矿老板,曾经的首富死了……
♨CCTV央视近20分钟介绍平利 才知女娲故里有多美!
平利要建机场!安康建高铁!十三五规划,这次搞大了!
十块钱,广告打遍全平利!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平利同城信息!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Dreamgo网站,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copyright@dreamgo.com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info@dream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