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18岁纽约大学中国留学生跳轨自杀品学兼优的他们为何走上绝路
小傻说
■ ■ ■
据外媒报道,近日纽约大学一名中国男留学生,于纽约曼哈顿东村地铁L线第一大道(First Ave.)站等候列车时,突然跃轨、当场身亡。
事发后,南北方向的L线地铁服务都暂停,纽约地铁(@NYCT Subway)的社交账号发布了这一消息。
据悉,这名中国男留学生为纽约大学一年级本科新生,今年18岁,根据当时驾驶该列车的司机描述,该学生于当地时间10月2日中午近12时5分,在地铁L线向北行驶的列车进站时,突然俯身从月台跳入轨道,被迎面而来的列车迎面撞击、当场身亡。
据纽约市警总局公共信息副局长(Deputy Commissioner, Public Information, 简称DCPI)和一名目击者称,这起事件已被证实为一起自杀事件。
纽约大学发言人贝克曼(John Beckman)当日立即发表声明,称该学生已于2日中午12时9分去世,并表示纽约大学有丰富的学生心理辅导资源,每周七天、每天24小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
他也说,校方鼓励学生注意释放压力、排解消极情绪,并提醒学生多关心周围环境、互帮互助。
10月8日,警方表示,事发当时该生正在与人通电话,目前此案仍在调查中,具体原因不明,该学生身份信息还未被公布。
纽约大学近年屡传学生自杀案,今年5月,该校医学院一名华裔女生在宿舍内上吊自杀。
今年3月时也有一名18岁的一年级学生在曼哈顿史岱文森镇的住所内自尽。另据统计,2016年底至2017年初,纽约大学有五名学生自杀。为帮学生解决心理问题、释放压力,纽约大学校方近来也增加了心理咨询人员,可是没想到这样的悲剧仍然一而再地发生。
其实,留学生身在异国他乡,本身就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面临文化冲击,功课上的压力,难免易产生消极情绪,若没有及时排解,可能造成心理疾病。近年来,留学生自杀身亡的事件屡屡出现,令人扼腕叹息。
2017年12月13日下午,美国康奈尔大学大四学生,来自中国成都的留学生小田的尸体在自己的公寓中被发现。当地警方初步认定,小田的身亡不涉及犯罪谋杀。
2017年10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在美国犹他大学读博士超过9年的女留学生唐琳在旧金山金门大桥附近失联。后经警方推测,唐琳应该是已经轻生。
2017年3月,在密歇根大学读博士的中国留学生荣欣,从美国驾驶一架小型飞机飞往加拿大,而后跳机自杀。荣欣国内毕业于清华大学,原计划于2017年毕业。
2017年2月,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20岁的中国留学生刘薇薇(音译)在宿舍内自杀身亡。从刘薇薇的Facebook和Instagram来看,她是一个乐观、开朗、充满阳光的女孩,完全想不到她竟然会自杀。
2016年11月,来自上海的留学生陆某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求学期间自杀;
2016年1月,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中国留学生陆某,跳进冰冷刺骨的密歇根湖自杀;
2016年1月,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读的研究生张某疑跳崖自杀,半年后警方才找到她的尸体。
留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多严重?
据耶鲁大学2013年发布的研究表明,中国留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令人警惕。这份调查显示45%的中国留学生称曾出现过抑郁症状,29%的人称有焦虑症状,而美国大学中常规的焦虑及抑郁比例只有13%。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也发布过一份针对留学生群体的调查统计报告,其中明确指出有47%的博士生和37%的硕士生都有一定的抑郁症状,而在本科新生中,平均每十个人就有一个有严重的抑郁倾向。
对于孤身奔赴海外求学的中国留学生来说,不仅要承受学业上的压力,还要在陌生的环境中面对着难以消融的跨文化隔阂。校园安全、种族歧视、文化冲突……这些都是留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留学生心理问题来自哪些方面?
尽管这些留学生各自面临的问题并不一样,但一系列的案例显示中国留学生焦虑与抑郁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
学业压力
学业压力一方面来自语言,上课听不懂课的学生大有人在。许多在国内学习优秀的学生到了国外,由于语言问题,学习习惯和评价标准的不同,在刚开始的阶段会非常不自信。特别是文科专业,上课以专题报告和讨论发言的形式进行,课堂表现计入平时成绩。中国学生比起美国学生来说普遍沉默。一些在应试教学中表现良好的学生,此时却感到难以应付,产生较大的失落感,对个人价值产生困惑。
>>>>
经济压力
虽然留学生经常被贴上“富二代”标签,但是大部分在外留学的同学,带着父母的血汗钱,挤在狭小的空间。留学生带着父母已经给自己投资这么多钱,必须变得更优秀的心态,很容易给自己的压力过大,即使父母说不用在意钱,但是一些心思重的留学党也难免希望父母的投资可以值得,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结果,等到那最后一根稻草压上来的时候,可能就面临崩溃的可能。
>>>>
社交压力
很多在美国的留学生,一方面因为语言的问题,可能无法融入当地美国人的生活,也许因为性格内向,和本国的留学生也很难结识到很多朋友,不像在国内,有家人和从小到大结识的朋友可以倾诉,在美国,更多事情可能就自己默默承受,久而久之,对身心的压力积累也会越来越大。
此外,尽管国外学校有相对健全的心理咨询服务,然而很少有人愿意主动进行心理咨询。这也导致了留学生压力无法得到有效排解,从而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留学生该如何疏导自己 ?
近几年,留学生因学业压力等等问题导致心理崩溃而自杀的时间屡见不鲜,因此很多留学生需要注意,在学业繁忙时,也要注意自身的心理是否得到放松,压力是否得到释放,应该学会自我疏导并主动寻求帮助来缓解自己的内心压力。
1. 倾诉:在感受强烈时,与能够信任和给出建议的身边人说说话,最好是支持自己的朋友或家庭成员,甚至是专业的心理医生。
2. 增强社交能力:可以和同学、朋友,甚至陌生人聊各种让自己放松的话题或者一起参加一些活动聚会等等,让自己成为一个团体的一员,感受到大家对自己的需要,生活自然就会更加积极起来。
3. 注意力转移:做一些能让你全神贯注的事情,比如听音乐、看电影。电视和电脑并不包括在内,相反,散步;走到街角的咖啡店,走到附近的图书馆,走到社区的游乐场,都能让自己放松和享受大自然。
最重要的,还是沟通。
有很多小伙伴对家里都是报喜不报忧。虽然是不想让爸妈和亲人朋友担心。但是,有父母亲人朋友的安慰,会让你很好地度过难关。所以最根本的还是要多沟通,跟家里人沟通,跟朋友沟通,跟老师沟通,跟学校的心理疏导组织沟通,把压力释放出来。别把自己关在心灵的小黑屋里面。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开篇第一句话就是:人生苦难重重。留学也是这样,可能会面临着说不尽的压力、挫折。可是,留学生伙伴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过分自责和自我怀疑,要学会排解自己的情绪,正确对待自己遭遇的一切,提高抗压能力。
最后,希望所有的已经或即将踏上旅程的同学们,能够发自内心地开心度过留学时光!
「太傻留学 」
国内A股上市留学公司 First
高品质行业旗舰品牌 17年
庞大真实服务案例库 40万
资深海内外名师团队 1000
扫码私聊留学规划师,定制专属申请方案
10人留学名校 7人选择太傻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Dreamgo网站,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copyright@dreamgo.com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info@dream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