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约翰大学的牛人张爱玲半世浮华半身苍凉

“如果情感和岁月也能轻轻撕碎,扔到海中,那么,我愿意从此就在海底沉默。你的言语,我爱听,却不懂得,我的沉默,你愿见,却不明白。”

在张爱玲的背后,就像她自己说的这句话一样,我们也只能远远的望着这个传奇的女人,看得到却永远触碰不到,读着她的一生,悟不尽的沧桑、悲凉,亦或是绚烂。

也许她将不仅存在于现代文学史,而是整个中国文学史,对于如此传奇的人,也是圣约翰大学校友之一,小编无限荣幸,也希望将自己眼中的她带到大家面前。


名门之女贵族世家

  张爱玲系出名门,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藕是朝廷重臣李鸿章之女。父亲张廷众任职金浦路铁路局英文秘书。可谓是不折不扣的贵族世家。可是,1920年的9月30日,在这个秋凉的季节,谁也没有想到这时出生的,这个没有特殊长相,哭起来的声音也细小的女孩,在二十年后的十里洋场的上海,会缔造一段文学传奇。

  小时候的张爱玲,就显示出异于常人的文学天赋,五岁开始读《红楼梦》,七岁便开始自己尝试写小说,张爱玲的惊世之才与生俱来,但是她的骨子里也带着悲剧意识,这也与她的家庭后来破碎有关,她的第一部小说写的就是一个家庭悲剧,可见张爱玲从小便是极其敏感的。又因为她的继母的关系,她也受尽了种种委屈,包括被父亲责打,并拘禁半年,再到后来的珍珠港事件爆发,香港沦陷,港大停课,赴牛津大学求学的计划也随之搁置,这些不幸让她对人世更加敏感,从小嗅到封建家庭腐败的气息,亦让她过早的看透人情冷暖。这段经历对她以后的作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换句话说,或许也是这些经历,才让她变成了一代才女。

传奇崛起入文坛

  1943年,张爱玲由于之前一年在各种刊物上写影评和剧评,并开始逐渐发表各种文章,而认识了当时月刊《紫罗兰》的主编,作家周瘦娟。五月,张爱玲在该刊物上发表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该篇文章使张爱玲在上海文坛一炮打响,崭露头角。就在当时的爱丁顿公寓,写下一部又一部的经典,包括后来的《倾城之恋》、《传奇》,不管最后结局欢喜或悲,她的作品处处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她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悲剧感叙述一个个悲凉的传奇,其笔端写出的扭曲的人格,变态的灵魂,将读者慢慢引入她的悲凉的世界,所以读张爱玲,就要先读她的小说,从小说中将她提取出来,然后再放回去。她自身所携带的那种悲剧的意识,就像她所描述的爬满虱子的华丽的生命之袍,揭下外表的华丽,露出来的是人性的恶、自私、冷酷、残忍。生命之袍的尴尬,也在于此吧。

  从1921年张爱玲的出生到1943年张爱玲成名,这22年间正是中国社会急剧动荡的年代,军阀混战、国共两党之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政治权利四分五裂,当时的一切,毁灭的速度远远大于建设,随处蔓延着这种惶恐,绝望,甚至是死亡的气氛,这种情绪也直接导致了张爱玲小说中的虚无感和苍凉感。她在织着一张大网,她将自己的悲观情绪注入其中,然后沉溺其中,受尽折磨,但是又扭曲似的享受这份痛楚,就像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传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将自己悲剧化,同时又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说她是一个享乐主义者也不为过,她本人也是一个聚合多种矛盾的人,单纯和世故、热情和冷漠、自私和无私、传统和现代、虚无和现世等等,这些矛盾反映到作品中则使众多对立的元素共处一体,拓展了文本的表现空间,这也正是她的作品存活了半个多世纪,并且依然为大多数人所喜爱的原因。当然,还有她那女性化的世俗取向,那种对于政治的漠然,都可能深深打动了饱受政治动乱之苦的中国人。她的身上也同时具有三个朝代的气质,她的家族背景使她与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产生奇妙的关联,而她自己的经历又真真切切的发生在民国战乱之中,又因为她自身所受的教育,使得她与社会主义时代部分知识分子的自我放逐密不可分。她的作品才有很强的可读性。张爱玲的作品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不会把结尾定死,也并不完全给人物的后事作总结,往往留出一些空间和余地让人们自己想,自己思考。她的敛墨也非常有文采,《金锁记》里的最后一段: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了,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有完,玩完不了。”

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

  就在被认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事业如日中天的同时,她却爱上了一个人,这个人便是当时为大汉奸伪政府文化部服务的胡兰成,她为了这段恋情可以说是拼命的付出,她不在乎胡兰成有多风流,更不管她汉奸的身份。偏偏她神魂颠倒,这个传奇的女子,她的爱情也同样让人惋惜,惋惜她的痴情,当她没有能力为这段感情的流逝改变什么的时候,她告诉胡兰成她萎谢了。然而,萎谢的不仅仅是她的心,还有这位一代才女的写作才华,亦随之逝去。

  直到现在,这段感情也存在很多的争议,小编想,或许也只有如此性情的人,她才可以这样子去爱一场,也正是因为她的性格如此,才注定她会香消玉殒在这段没有结果的爱恋之中,我们或许不能去讨伐胡兰成的多情,使得她如此坠落,因为她的命运,她的性格,她的才情,她的不幸,她的孤寂,她的夺目,都是上帝赋予。

海上花逝

  诀别了胡兰成的张爱玲,自此也没有写出像之前那么凄美委婉的小说,她远赴美国,在极度的繁华过后,开始承受一个人的荒凉,正像她之前自己构筑的那样,开始了幽居生活,并且开始研究国学《红楼梦》,晚年的张爱玲生活的应该可以说是很平静,而在这期间,她的亲人包括她的姑姑,很多朋友也都相继辞别人世,这对于张爱玲来说,应该是沉痛的,亲人朋友的离开,加之在美国经济的窘困,使得她在搬居洛杉矶后,身体便开始一天天转坏,病魔的折磨,加之在美国,张爱玲鲜少作品问世,几重的压力之下,加之之前流产,对后来的丈夫的不满,“二十年来一向多病,两三年来更显得虚弱不堪,能够安详的躺在地板上,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未受到任何痛苦,真是维持做人尊严、顺乎自然的一种解脱方法”。

  在留下一套校对精确的《全集》之后,一代才女,离开了这个世界。

“生命是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张爱玲一语成谶。

记者:赵越光看不写不是好青年

一经用稿
必有稿酬

如 果你喜欢我们的消息,

记得分享给你的朋友哦~

非特别申明,本帐号文章、图片

均为原创或为授权发布,

转载请联系“华政青年”编辑部。

投稿邮箱:
ecupltwxcb@163.com

热线电话:67790211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copyright@dreamgo.com. For more detail of the source, please click on the button "Read Original Post" below. For other communications, please send to info@dreamgo.com.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Dreamgo网站,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copyright@dreamgo.com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info@dream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