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大学教授TED演讲你应该为简历而活还是为悼词而生

~ ~ ~ 关 注 边 走 边 爱    研 究 美 好 生 活 ~ ~ ~

        w

L    

为悼词而生

E

H

芝加哥大学教授TED演讲:

你应该为简历而活,

还是为悼词而生?

我们有两个相互斗争的自我:渴望世俗成功、雄心勃勃,促使我们成就业绩的自我,以及那个渴望“不仅要做好事,还要成为好人,为朋友们所铭记”的自我。

我们所受的教育和面临的现实也许使大多人都已建立了坚固的第一自我,却忽略低估了第二自我。《纽约时报》专栏作家David Brooks 在TED大会中曾分享《你应为简历而活,还是为悼词而活?》。

布鲁克斯区分了人的两个自我。一个是简历里的自我,那个渴望成功,迎合市场需求的自我;一个是悼词里提到的自我,那个看中人际交往、团队、爱的自我。一个野心勃勃,要去建造、征服、享受成就,座右铭是“成功”;另一个谦逊自律,关心内心世界,座右铭是“爱,拯救和回报”。

一个是简历美德

(Resume Virtue),

一个是悼词美德

(Eulogy Virtue)。

哪一个更重要?不少人会选后者,但吊诡的是,更多的人把时间花在了前者。如何使这两种自我达到平衡,这是布鲁克斯要回答的问题。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我一直在思考“简历美德”和“悼词美德”的区别。“简历美德”就是指那些写在你简历上的成就、优点,那些给你带来竞争优势的技能。

“悼词美德”则是指那些会在你的追悼词中提到的美德,这类美德也更加深刻:向内心深发问,你是谁?在人际关系中,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大胆的?充满爱的?值得信赖的?始终如一的?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大多说人会说,“悼词美德”更加重要。

但是至少就我的情况而言,悼词美德真的最受我们重视么?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有一个思想家也在帮助我思考,他叫约瑟夫·索罗维奇克,曾是一位犹太法学博士,1965年写下《有信仰的孤独人》一书。索罗维奇克说人性可以分为两面,他把这两面称为“亚当1号”和“亚当2号”。“亚当1号”是世俗的、雄心勃勃的,是我们外在的一面:他想要去建造,去创造,创造公司,去改变去革新。

亚当2号则是我们谦逊的那一面。亚当2号不仅想做好事,并且想成为好人,他想在内心深处对上帝、世上万物,以及我们的未来怀着虔敬之心。亚当1号想要征服这个世界,亚当2号想要倾听这个世界的呼唤并且顺从这个世界。

亚当1号尽情享受那种成就感,亚当2号则享受内在的一致和力量。亚当1号想知道怎么把事情做起来,亚当2号则关心我们为什么做这些事。亚当1号的座右铭是“成功”,亚当2号的座右铭是“爱,救赎,回报”。

索罗维奇克还说,这两种人性在相互斗争。我们对外在成功和对内在价值的两种渴求在不断相互对抗。更有趣的是,我们人性的这两面是依照不同的逻辑运作的。

外在的那一面依靠的逻辑方法是经济学的逻辑方式:投入产出模式和风险回报模式。我们内在的一面依靠的则是一种道德逻辑,通常还是一种逆向逻辑。你不得不通过付出来得到。你不得不通过顺从外在的一些东西去获得自己内在的力量。你需要克服你的欲望。为了使自己满足,你需要先忘记你自己。为了找到自我,你需要先失去自我。

我们碰巧活在一个支持亚当1号的社会中,并且经常会忽视亚当2号。而问题在于,这样的社会使你成为一个精明的动物,一个把生活当做游戏的人,并且你会变成一个无情的、爱计较的人,最后堕落为一个庸人,这时你才意识到欲望中的自己和真实的自己是有区别的。

再这样下去,你不会得到那你想有的,你希望别人给予你的悼词。你没有内心深处的信念,你没有丰富的情绪,你没有需要永远去履行的责任、义务。

通过了解人们如何建立巩固亚当2号、塑造他们的深度人格,我看到人们普遍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当人们回忆自己的过去,有时候他们看到自己生命中某些珍贵的时刻,例如童年,而更多的,还会注意到那些让自己感到羞耻的瞬间、犯错的时候,例如一些自私的举动,一些欠考虑或肤浅的行为,愤怒的时候,自怜自哀的时候,总是去迎合别人或者缺乏勇气的时候。

亚当1号是通过积累你的优点来建立的,亚当2号则是通过打败你的弱点来建立的。当你走入自己的内心,你会发现在你的生命中,你一次又一次的被某个弱点打败,那个导致其他各种错误产生的弱点,你要和那个东西做斗争,去努力克服那个弱点,当你从那些斗争和苦难中重生的时候,你的深度人格就形成了。我们并不经常被教导去认识自己的弱点、过错,在我们的文化中也很少有关于怎样面对自己的弱点,怎样与它斗争的教导。我们生活在一个有着亚当1号心理的社会中,在这里我们很难表达亚当2号的思想。

最后,莱因霍尔德·尼布尔这样总结了当力量平等的亚当1号和亚当2号相抗衡的情形:“没有一件值得一做的事情,可以在你的一生中完成;因此我们必须用希望来拯救。没有一样真实或者美丽的东西,可以在历史的一瞬展现它的华彩;因此我们必须用信仰来救赎。没有一件事情,哪怕它是美好的,我们可以独自完成;因此我们必须用爱来拯救。没有什么善良的行为是完全的善,不论是从朋友、敌人,或者我们自身的角度都是这样。因此我们必须被完全的爱来拯救,也就是用宽容。”

Finally, Reinhold Niebuhr summed up the confrontation, the fully lived Adam I and Adam II life, this way: “Nothing that is worth doing can be achieved in our lifetime; therefore we must be saved by hope. Nothing which is true or beautiful or good makes complete sense in any immediate context of history; therefore we must be saved by faith. Nothing we do, however virtuous, can be accomplished alone; therefore we must be saved by love. No virtuous act is quite as virtuous from the standpoint of our friend or foe as from our own standpoint. Therefore we must be saved by that final form of love, which is forgiveness.”

能量推荐

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刻购买

试错力 《卧底经济学》

作者蒂姆·哈福德跨界力作!

《适应性创新》再版新书

参考价格:51.9元

长按购买

【美货】正版现货

【一天一点口才训练】

别输在不会说话上

参考价格:49.8元

长按购买

【正版现货】《心的重建 》

生命中的失去 

就是重整命运的机会 

参考价格:27.5元

长按购买

万事利夏季新款

桑蚕丝真丝丝巾百塔时尚

小方巾领巾  奇幻空间

参考价格:160元

长按购买

鲁豫有约15周年

纪念保温杯  帆布袋

参考价格:35—78元

长按购买

 更多有趣的

请戳一戳

点击阅读全文,关注更多能量新生活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copyright@dreamgo.com. For more detail of the source, please click on the button "Read Original Post" below. For other communications, please send to info@dreamgo.com.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Dreamgo网站,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copyright@dreamgo.com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info@dream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