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赵丛苍教授CCTV10探索发现栏目组编导翟怀东先生莅临汉文化匾额博物馆考察指导
近日,西北大学赵丛苍教授、CCTV-10《探索·发现》栏目组编导翟怀东先生莅临汉文化匾额博物馆考察指导、并开展摄制活动。
付昭瑞馆长介绍博物馆概况
CCTV-10《探索·发现》栏目组调试设备
付昭瑞馆长讲述匾额文化
馆长付昭瑞向赵丛苍教授、翟怀东先生介绍了博物馆“政府主导、多元投资、民办公助”的办馆理念及内涵,着重介绍了馆藏进士匾额、当地名人匾额,讲述了田种玉、王烈、李文敏、刘继德家族的人文故事,回顾了收藏匾额过程中的往事。赵丛苍教授、翟怀东先生分别参观了匾额、石器、刺绣、字画等展品。赵丛苍教授说,匾额是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工匠精神、书法艺术于一身,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拆”字当头的时代,许多匾额及其文化严重流失,付昭瑞先生能收藏一千多块匾额实属不易,为社会集聚了一座文化宝库、民俗宝库、书法宝库,建议做好藏品保护,注意防雨、防潮、防虫、防火;积极邀请国内知名考古专家学者,开展学术研究交流活动。
赵丛苍教授进行书法创作
赵丛苍教授题写“真水无香”
翟怀东先生为博物馆题字勉励
翟怀东先生说,匾额正在淡出社会生活,保护、宣传、展示工作非常重要,希望博物馆通过电视、网站、自媒体将匾额文化向更多的群众推广宣传,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匾额的制作过程、文化内涵,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最后赵丛苍教授为博物馆题写“真水无香”、翟怀东先生为博物题字勉励,书法作品被博物馆永久性收藏。
赵丛苍教授照片
赵丛苍教授简介: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西北工业大学讲座教授,陕西省教学名师。主要业务领域为考古学、文化遗产保护学等,曾赴欧、美及亚洲多个国家进行学术交流。赵丛苍教授的学术贡献主要在于:首次发现并主持发掘汉水上游青铜时代代表性遗址——城固宝山遗址并开展与其关联的城洋青铜器研究,提出“宝山文化”命名,在学术界有重要影响;提倡科技考古学为考古学分支学科,在国际范围内率先构建了该学科体系;较早提出军事考古学概念,首先架构其理论、方法体系,于国内外具领先性;较早涉及丝绸之路历史方面研究。
投稿邮箱:363000547@qq.com
责编:丁茹
编辑:庆华、丁望
摄影:贾红光
审核:张文刚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Dreamgo网站,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copyright@dreamgo.com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info@dream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