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19岁直博生走红校园脚踏实地去拼搏用这大把时光

本文整理自西安晚报,公众号·西北大学

摘要

其实“西大最小博士生是1998年的”这个消息,在两天前西大官微发布“新生大数据”时,已经“震惊”了西大人的朋友圈。 “98年的博士生!我服!”“太厉害了!然而同为98年的我才大二!”“19岁的博士生,后生可畏!”谈到大家对自己这样的评价,范焱腼腆地笑了:“真的没那么了不起,只是大家不了解我的情况罢了。”

19岁博士生范焱

8月29日,西北大学太白校区报到的日子,地质学系迎来了一名年仅19岁的博士研究生新生范焱。“西大最小博士生是1998年的”这一消息让这位新生迅速“走红”校园。关于未来,范焱坦言:“我就是想通过努力学习和研究,争取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在专业上做出一些成绩来。

图源:公众号·西北大学

高中开启“学霸”模式

记者了解到,范焱是山西大同人,母亲是当地一所幼儿园的老师。据范焱的母亲介绍,儿子从小就很聪明,一首古诗,很快就能背得烂熟。于是母亲在他三四岁的时候,就开始试着教他小学低年级的知识。到了范焱五岁的时候,父母决定让他试着直接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读。

“刚开始非常吃力,不过后来逐渐适应了,就这么读下去了。”范焱回忆,因为年龄比同年级的同学小很多,所以学习成绩一直不算很好。“直到上了初三,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开始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高中时期,范焱开启了学霸模式。“从那时候起,考试成绩一直是班里第一名,收获了一种成就感,于是就更加努力学习,甚至课间休息的时间,我都会用来学习”。

15岁考入西大后被保送读研

14岁那年,范焱第一次高考成绩却不算优异。在与父母长谈后,他决定再给自己一次机会。2013年,15岁的范焱以优异成绩顺利考入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图源:公众号·西北大学

由于在校期间成绩优良,范焱获得了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的机会。本该保送进入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他,却又选择迎接人生的新挑战——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西北大学地质学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自2011年开始招收本科直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范焱是地质学系2017年招收的5名直博生之一,专业研究方向是地球化学。”西北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主任寇楠介绍。

 “所以说大家可能误解了,我是本科毕业后直接读博,没有那么厉害啦。”范焱笑着说。

父母是他背后的英雄

“妈妈不光是小时候教我简单的学前知识,一直到我高中毕业为止,她都在悉心辅导我学习。”随着范焱年级逐渐升高,所学内容也变得更多、更难。母亲工作之余,一有时间,便会拿起儿子的课本,和他一起学习,为他答疑解惑。“我从没上过课外辅导班。”范焱说,是母亲的教导与陪伴,让他在学习中获得了成就感,找到了学习的方法与动力。

图源:公众号·西北大学

而与西大地质学系结缘,则是受父亲的影响。第二次参加高考,填报志愿时,有煤矿专业教育背景的父亲向他推荐了地质学。这个父亲口中“和大自然打交道”的学科,当时就引起了范焱的兴趣。

范焱告诉记者,在面临许多重大抉择时,父亲总会从旁相助,为他分析形势,协助他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比如这次‘直博’。相比于公开招考的博士生,直博生的学位申请在学分、科研成果等方面要求更高。这对于我来讲,是机遇,同时也是一次挑战。”范焱说,他将自己的担忧告诉爸爸时,“爸爸只说了四个字‘报!怕什么!’”父亲简短有力的回答,坚定了范焱的信心。“我有自信能够脚踏实地,努力克服困难。我年龄还小,有大把时光去拼搏。”

采访中范焱告诉记者,其实在大一大二的时候,他的成绩也比较一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一门名为“地球物理”的课程中,范焱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课上频频与老师互动,课余投入更多的时间学习,自然他这门课程得到了很高的分数。从“小成绩”中获得了成就感之后,范焱重启了“学霸”模式。

关于未来,范焱坦言:“我就是想通过努力学习和研究,争取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在专业上做出一些成绩来。”

将成为他博士阶段导师的刘燊研究员,得知他决定 “直博”,也很高兴。“导师跟我说,你很年轻,直博的培养方式,也更有利于你心无旁骛做研究。”

从青涩懵懂到羽翼渐丰

在本科学业上,范焱一开始却并没有非常顺利。摆脱了高考带给他的巨大压力,离开了一直在身边督促自己的父母,范焱有些懈怠。“大一大二两年,说实话没花太多心思认真学习,成绩也很一般。”他颇有些惭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一门名为“地球物理”的课程中,范焱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课上频频与老师互动,课余投入更多的时间学习,自然地,他这门课程得到了很高的分数。从“小成绩”中获得了成就感之后,范焱重启了学霸模式。

搞地质学研究,需要经常出野外,历经跋山涉水,忍受酷暑严寒。西大地质学系每年都会组织本科生去野外实习。“相比于真正的野外研究,实习基地的环境还算是比较‘温柔’,可是我当时太胖,实习过程中走个上坡路就感到很吃力。”范焱说。

为了能够更好从事地质学习与研究,从大三开始,以往不爱运动的他,强迫自己坚持锻炼,成为了操场的常客。篮球、羽毛球、跑步都是他喜爱的项目。仅仅用了几个月,他就减重至130多斤。

远离超重困扰的他心情很好,笑着说:“两个多月前,我跟着系里的研究队去新疆阿尔金山进行野外研究,顺利地跟着前辈们翻山越岭。我算是有了一个适合搞地质的健康身体。”

图源:公众号·西北大学

关于未来,范焱坦言,还没有特别具体明确的目标,但是心愿很早就已定下了。“我就是想通过努力学习和研究,争取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在专业上做出一些成绩来。”

一谈到热爱的专业,他兴致勃勃,眼中仿佛还映着阿尔金山的灿烂阳光。“地质学研究是无止境的。比如一些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还存在着许多研究空白。”

 “去那些地方搞研究,很苦的呀。”

 “我们地质人,从来不怕苦。”他坚定地回答。 


征稿启事

「募格学术」现正式向粉丝们公开征稿!内容须原创首发,与科研相关,一经采用,会奉上丰厚稿酬(300-500元),详情请戳

·END·

募格学术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mugexueshu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copyright@dreamgo.com. For more detail of the source, please click on the button "Read Original Post" below. For other communications, please send to info@dreamgo.com.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Dreamgo网站,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copyright@dreamgo.com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info@dream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