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nar回顾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终身教授王乐谈测度代际流动弹性的新方法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终身教授王乐谈
测度代际流动弹性的新方法
2018年7月3日下午,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第191期Seminar在经济学院102室举行。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终身教授王乐以“你的美国梦不是我的!测度代际流动弹性的新方法”为主题做了精彩的报告。经济学院的陈安平、王春超、周泳宏、郑贤、郑筱婷、戴天仕、杨本建、李仲达、王贤彬等老师以及研究生参加了本次seminar。
代际流动是劳动经济学以及社会公众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王乐教授通过梳理前人相关文献,指出了已有文献在测度代际流动性方面的一些不足,特别强调了过于严格的线性假设、永久收入测度的误差两大方面,还额外指出了利用rank-rank回归测度代际流动性的不合理之处。之后,王乐教授通过深度挖掘父母永久性收入与子女永久性收入的函数关系,将测度父母永久性收入和子女永久性收入两种不可测变量的函数关系问题创新性地转化为测度偏差问题,推导出了关于代际流动性的一种新的测算方法。王乐教授利用这种新的测算方法,基于美国的动态收入微观数据,估计了子女永久性收入与父母永久性收入之间的相关系数。研究发现,这一相关系数呈现出一种与收入水平相关的U型关系,即在收入水平的两个边界处代际流动性往往很小,而中等收入阶段的代际流动性反而很高。换而言之,富人家庭往往会维持其富裕状态,而穷人家庭则继续被困在较低的收入水平中难以自拔,大部分的流动性集中在广义的中产阶级家庭群体当中。之后,王乐教授又通过更换永久性收入的测算方式、更换标准化对象、以及用子样本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均未发生改变。
王乐教授提出了一种新的估计代际流动性性的框架。这种估计方法解决了非线性和测量误差估计两个问题,并证明了该估计方法具有优秀的小样本性质。这一框架为解决许多其他的研究问题,特别是在劳动经济学中,例如学校质量和教育回报等问题提供了一个较为新颖的研究思路。
讲座过程中,王乐与在场师生就父母与子女收入的异质性问题、论文标题的锲合度与深意、分位数回归的方法能否得到本文关于不同收入水平下的U型关系、代际流动新测度方法的估计思路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听众受益匪浅。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主讲人简介:
王乐,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终身教授、Chong K. Liew首席教授(Endowed Chair Professor)、博士生导师、管理经济与大数据研究生项目主任、暨南大学讲座教授,同时担任Econometric Reviews、China Economic Review和 Journal of Labor Research等国际SSCI期刊的副主编、德国劳动经济学研究所研究员、国际劳动组织(Global Labor Organization)青年学者项目负责人。曾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研究员、中国留美经济学会理事、意大利高校及科研机构国家评估局(ANVUR)科研评估专家、阿拉巴马大学终身教授、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新罕布什尔大学助教授。王乐教授的研究领域为微观计量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健康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在国际经济学期刊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等发表论文近30篇,主持美国教育部重大课题等项目。王乐教授的研究还曾于2018年获得国际劳动组织、欧洲人口经济学会与联合国大学-马斯特里赫特联合主办的人口经济学期刊颁发的库兹涅茨奖(Kuznets A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