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奕斐圣路易斯大学高中SLHU交流随想
↑↑↑
点击标题下“南外新鲜事”可一键关注
2018年对我来说是非常幸运的一年,这一年我被学校公派到圣路易斯大学高中(SLUH)交换学习,于是我就有了5个月在美高就读的经历。这次交换生活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而且还加深了我对美国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了解,也让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友谊。
(SLUH校园)
(开学第一天,我们在SLUH合影)
SLUH的课程是极具挑战性的,相比之下也更加注重学生自己的探究与交流。当然这恰恰是其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原因。就像是英语课,我们经常会接到自己写文章的任务。由于主要面向美国本土的学生,英语课自然更加偏重文学分析和艺术创作。我们曾经写过关于《麦克白》中意象与中心思想间联系的论文,也曾写过有关自生成长的中短篇小说。虽然我之前不常做这样的事,但在一次又一次绞尽脑汁反复读书寻找材料,仔细梳理叙事或议论架构,一丝不苟地构建句式词藻的过程中,我渐渐懂得了文学的精妙之处。它并不完全狭隘地受限于语言,而是一种普遍的思想表现形式。无论在什么语言环境下,好的文学几乎都是真实而蕴藉的。我们的老师Dr.Callon时常会在课堂上带领着学生分析书中的一小段节选,或是组织一些小组讨论,好使大家明白方法,从而自己进行探究。当然他也十分乐意回答我们的提问。在历史课上,老师常用更加生动的方式使复杂枯燥的话题活泼起来。例如为了让我们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壕中士兵的生活,Mrs. Ehret曾把桌椅倒放,真的摆成了两列战壕,把一节课上成了一次trench warfare。当然这堂课也不仅限于躲在课桌后向对面相互扔纸团,因为为了尽量使其逼真,我们必须事先准备许多资料和道具,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也学到了很多。说句题外话,Mrs. Ehret曾在南京住过一年,也曾在南大短暂任教,所以她教室的墙上贴着一些南京特色的明信片,使我倍感亲切。在来之前,我一直对神学有一些疑惑,担心自己由于没有宗教背景会对课上的东西不理解甚至于是不认同。但事实证明我的疑虑是多余的。神学科虽然是以圣经为主题,却也包含了许多基于宗教或事超出宗教范畴的历史文化知识以及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独到见解,所以说神学科就像是一场知识和思想的激烈碰撞,能擦出许多灵感的火花。
(SLUH化学课堂)
(SLUH神学课堂)
(SLUH为我们交换生以及寄宿家庭举办的新年聚会)
(迎新春晚会后和SLUH的戴老师合影)
(在SLUH参加ACS化学竞赛,获得圣路易斯市前十五名)
(SLUH200年校庆,和学校的吉祥物合影)
与住家相处是本次交流活动的一大亮点。和住家交流的时候完全没有必要太过拘束或事腼腆,要学会敞开心扉。我住家的家长对中国的印象在我来之前还停留在长城,panda express的饭菜以及电视上偶尔出现的报道上。但他们极乐意听我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情态,并表示以后也想来中国旅游。当然,住家家长也会带我参加他们的家庭聚会,带我去城市四处游玩,使我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有了更深的了解,所以说交流是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住家的小哥已经在学校学了三年中文,虽然和我不在一个年级,却也时常交谈甚欢。他今年在春假期间来南外交流了两周,住在我的家中。虽然现在交流项目以及结束了,但是我们依然保持着联系,因为我们都十分珍惜这份不可多得的跨国友谊。
(和寄宿家庭的爷爷爸爸及小哥哥一起外出用餐)
(人生第一个复活节礼物)
(和寄宿家庭的哥哥们一起观看棒球联盟的决赛—红雀队粉丝哦!)
(参观林肯故居)
当然,整个交流活动中最有魅力的便是体验当地生活的机会。不管是红雀队的棒球比赛,SLUH校队的冰球比赛还是超级碗,我都看得津津有味,尽管我之前对它们毫无了解。但是,跟着当地人一起为主队欢呼,一起享受体育之美就已经很使人快乐了。从曾经举办过世博会的forest park,到百威啤酒的发源地Anheuser-Busch Brewery,再到在当地极富盛名的披萨店Imo’s,我切身感受到了这里人们多姿多彩的生活。
(和寄宿家庭的小哥哥一起参观百威啤酒厂)
虽然这是我第一次这么长时间地离家远行,在途中难免也会遇到挑战,但这次交换经历无疑是一次极好的历练机会,也是一个深入了解美国社会和美国文化,拓宽国际视野,结交益友的良好契机。南外赴圣路易斯的交流活动一年举办一次,希望有兴趣的同学们也能多多关注。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Dreamgo网站,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copyright@dreamgo.com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info@dream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