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经典实验表扬与鼓励的差别震惊你

[来源:壹心理 摘自《教养大震撼》]


【分享导读】我们常常会把“表扬”和“鼓励”混为一谈,或认为这二者都是激励人积极向上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心灵鸡汤,或认为人不可惯坏了,就得打着骂着逼着进步。来自斯坦福大学的测试结果令人震惊,“表扬”与“鼓励”的结果大相径庭!区分好二者非常关键。父母教育孩子必知,朋友之间相处必知,老板管理员工也一定要知道。所谓的“人性化”相处,即在于此。

  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过去的10年里,和她的团队都在研究表扬对孩子的影响。他们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做了长期的研究,这项研究结果令学术界震惊。

  在实验中,他们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

  首先,研究人员每次只从教室里叫出一个孩子,进行第一轮智商测试。测试题目是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几乎所有孩子都能相当出色地完成任务。每个孩子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会把分数告诉他,并附一句鼓励或表扬的话。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关于智商的夸奖,即表扬,比如,“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另外一组孩子得到是一句关于努力的夸奖,即鼓励,比如,“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为什么只给一句夸奖的话呢?对此,德韦克解释说:“我们想看看孩子对表扬或鼓励有多敏感。我当时有一种直觉:一句夸奖的话足以看到效果。”

  随后,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有两种不同难度的测试可选,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哪一种测试。一种较难,但会在测试过程中学到新知识。另一种是和上一轮类似的简单测试。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轮中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中,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由此可见,自以为聪明的孩子,不喜欢面对挑战。

  为什么会这样呢?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这也就是实验中“聪明”的孩子的所作所为: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明,而躲避出丑的风险。

  接下来又进行了第三轮测试。这一次,所有孩子参加同一种测试,没有选择。这次测试很难,是初一水平的考题。可想而知,孩子们都失败了。先前得到不同夸奖的孩子们,对失败产生了差异巨大的反应。那些先前被夸奖努力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

  德韦克回忆说:“这些孩子在测试中非常投入,并努力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难题,好几个孩子都告诉我:‘这是我最喜欢的测验。’”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他们在测试中一直很紧张,抓耳挠腮,做不出题就觉得沮丧。

  第三轮测试中,德韦克团队故意让孩子们遭受挫折。接下来,他们给孩子们做了第四轮测试,这次的题目和第一轮一样简单。那些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在这次测试中的分数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那些被夸奖聪明的孩子,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却退步了大约20%。

  德韦克一直怀疑,表扬对孩子不一定有好作用,但这个实验的结果,还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她解释说:“鼓励,即夸奖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反之,表扬,即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

  在后面对孩子们的追踪访谈中,德韦克发现,那些认为天赋是成功关键的孩子,不自觉地看轻努力的重要性。这些孩子会这样推理:我很聪明,所以,我不用那么用功。他们甚至认为,努力很愚蠢,等于向大家承认自己不够聪明。

  德韦克的实验重复了很多次。她发现,无论孩子有怎样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夸奖聪明后遭受挫折的失败感。男孩女孩都一样,尤其是好成绩的女孩,遭受的打击程度最大。甚至学龄前儿童也一样,这样的表扬都会害了他们。

  鼓励是指鼓劲而支持,表扬则是指对一件事或品行的宣扬。

  鼓励通常是针对过程和态度的,“爸爸看到你这学期的努力,为你骄傲!”表扬通常是针对结果和成效的,“爸爸看到你成绩提高,为你高兴!”

  多鼓励,少表扬;多描述,少评价,可以避免孩子被表扬绑架,或输不起,未达目的而不择手段。

回复[1],获取:

《坐在路边鼓掌的女孩》

回复[2],获取:

《美国孩子为什么个个都很自信》

回复[3],获取:

《美国长大的孩子如此评价阿凡提》

回复[4],获取:

《一位父亲的自述:美国教育拯救了我女儿》

回复[5],获取:

《孩子,我不欠你的!震撼无数中国家长》

回复[6],获取:

《中国女孩被美国名校录取 获170万奖学金》

回复[7],获取:

《为何瑞典小孩拿“电钻”做作业,又为何多数中国家长后悔太晚读到此文?》

回复[8],获取:

《英国14岁学霸嫌作业太少率百人游行被罢课两天》

回复[9],获取:

《状元申美国11所名校全被拒 落榜生却被哈佛录取》

回复[10],获取:

《高考状元毕业四年流浪街头》

回复[11],获取:

《一生中最棒的老师》

回复[12],获取:

《做了错事还要奖励三块巧克力,法国妈妈的惩罚艺术》

回复[13],获取:

《芬兰教育为什么全世界第一》

回复[14],获取:

《美国父母为何狠心不供孩子上大学》

回复[15],获取:

《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犹太教育揭秘》

回复[16],获取:

《苏霍姆林斯基100句教育名言,句句走心》

回复[17],获取:

《我们为何怀念民国教育? 为何民国大师辈出?》

回复[18],获取:

《孩子,我爱你无条件,但是有原则!》

回复[19],获取:

《德国7岁儿童认知世界的69条清单》

回复[20],获取:

《新东方女神教师刷新“学霸”新高度》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精彩文章摘录列表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copyright@dreamgo.com. For more detail of the source, please click on the button "Read Original Post" below. For other communications, please send to info@dreamgo.com.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Dreamgo网站,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copyright@dreamgo.com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info@dream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