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英人毕业了李碧丛与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勇于尝试

自树英2012第一届学生至今,我们有幸与无数可爱的孩子相遇,而他们之中也有许多人从生活学习了四年的大学陆续毕业。选择就业、继续深造、回国、继续留美、或是创业,每个人都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树英也借此机会,回顾过去,同时作为树英的一种传承,推出全新的专栏——树英人毕业了。我们会在每期邀请一位已经毕业的树英人分享他们大学四年的所见所闻。为大家介绍学校环境、学术机会、课外活动等一手资料,以及最真实、最直观的的大学体验。

更多树英人毕业了:

赵至江与莎拉劳伦斯学院:凭着喜好做事

杨晏霖与富兰克林马歇尔:爱好是前进的源动力

林晨 & 斯基德莫尔,最完美的组合

朱天华与史密斯学院:还我于我

吴越和UCLA:梦虽朦胧,但在远方。

郭北辰与纽约大学工学院: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陈杰申与南加州大学:无需惧怕

周缘与密歇根州立大学:把握机会

张奕彤与Stern商学院:从未迷惘

任轶昕与罗德岛艺术学院:为社区而设计

李至与狄金森学院:从小镇走向世界

钱佳莹与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融入&成长


在学业的忙碌之余,李碧丛学姐仍然尝试着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无论是多样的实习的机会还是在体现社会责任的活动中献上一份自己的力…… 那么,在正式的采访开始之前,先让我们粗略一睹,提前领略一下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的“性格”与树英2013er李碧丛的风采吧!

李碧丛

-树英2013er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Louis Electrical Engineering(电子工程)与Biomedical Engineering(生物医药工程)双专业

-Pre-Med Track(医学预科方向)

-超级大学霸!!

-WashU Physics Help Desk(物理咨询台) TA (Teaching Assistant / 助教)

-WashU Engineering School Dean’s List(工程学院院长名单)

-在大学期间完成了很多超级有质量的Research(研究)和Community Service(社区服务),毕业后收获了WashU Medical School(医学院)与 Duke-NUS Medical School(医学院)的offer,现就读于Duke-NUS(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

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

-我们是大型文理学院

-我们特别爱学习

-我们生物、艺术、法律、建筑都很强

-我们是全村(密苏里州)最好的大学

-我们学术非常自由,对Undecided和转专业特别包容。

Q & A

Q | 王瀚逸(树英 2018er /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Louis Class of 2022)

A | 李碧丛(树英 2013er /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Louis Class of 2017)

Q:学姐大学本科四年的课外时间会如何规划?本科毕业后在做些什么,理想的职业?

  • 我现在在Duke-Nus Medical School(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这是一个在Duke(杜克大学)读两年书然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读两年的合作项目,现在是第二年在新加坡。现在基本上每天都在医院里,有的时候还会7/24(全天候)待机负责病人的紧急情况,Medical School(医学院)的四年先是什么都学,然后第五年开始再定住院医师选特定的发展方向(内科/外科这类的)。毕业以后我的目标是做一名医生!

  • 本科的时候在课外都是Career Oriented(职业导向)的活动比较多一些,应该是因为Pre-Med(医学预科)这个Track(方向)的缘故吧,Research(研究)和Volunteer(志愿者)上会投入比较多的经历。在WashU有非常好的Research(研究)机会,教职人员非常愿意和学生分享自己正在研究的课题并且招募学生加入,同时Medical School(医学院)有非常好的资源可以和我们共享,所以参加了一些非常有质量的Research(研究活动)。

Q:学姐大二是Engineering School(工程学院)的Dean’s List(院长名单),能不能分享一下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生存体验?

  • 哈哈哈哈哈哈Dean’s List(院长名单)其实挺容易的,每年年级绩点前20%就可以拿得到!WashU的话,这是一个学习氛围
    有点恐怖,所有人都非常热爱学习的地方,以至于在里面待一两个月就会自然而然被他们带着热爱学习。但这里同学间互帮互助的氛围很好,而且学校允许合作和讨论作业,所以学术上的困难永远找得到帮助来解决,学校有专门的Tutor Service(辅导),有的时候晚上十一点多有题目不会做还可以去找TA(Teaching Assistant / 助教)帮忙解决。

  • 学校规模算是综合性大学里面相对还比较小的,所以同学和同学之间的Connection(联系)很棒,而在大学里面与其他同学建立好关系也非常重要的,尤其到了第三年第四年如果没有同学之间互相分享资源会变得非常辛苦。

  • 另外WashU的教授都是非常友善的,所有教授都非常愿意帮助你,所以作为一个WashU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和教授沟通能够帮自己提升很多。在这里你可以随意推开一个教授的办公室门,无论在不在Office Hour(教授办公答疑解惑的时间),去跟他聊任何想了解的事,可以关于职业发展,研究课题,课外的知识,甚至校园生活,教授都非常愿意与你分享。在Washu如果你自己不想dig  deeper(深入研究)的话你就不会了解更多,但想要去的话resource(资源)非常多,只要想用就有办法用。   

  • 然后WashU的同学家里似乎都很有钱=  =,有一次有个好朋友邀请我到她家里去玩,问我要不要坐直升飞机,然后我才知道原来他们家里有私人飞机!! 但大家都会比较尊重彼此,也不会因为经济状况互相排挤。

Q:作为学校最强势的Major(专业)之一,在WashU BME(生物医学工程)的生存体验是什么样的?

  • 大一大概有200多个学生,到毕业就60几个人了,剩下的都转到商院或者文理学院去了。课程难度和强度都蛮大的,大三整一年,有一门必修的Quantitative Physiology(计量生理学)课,非常辛苦,这是一门大Crash Course(速成班),上完以后Java、C (编程语言)、CAD(软件)各种东西都学会了,每周都要写20页的Lab Report(实验报告)~~~ 到Due Date(截止日期)的时候每天五六点开始电脑房里面就满了,所有人都在赶Report, 那时候还要申请Medical School(医学院),所以经常写完Report还要半夜去实验室做实验然后凌晨两三点才能回到家。 不过这些也都一点一滴构成了大学四年的美好回忆,当时的那些课业也都逐渐帮我培养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同时也在同专业的大家之间构筑了很好的感情,有的时候几个BME的学生在深夜“肝”完Report以后会聚集到一个人寝室里订些麦当劳庆祝一周的存活,哈哈哈这些经历还是非常难忘的。

  • 同时作为Pre-Med Track(医学预科方向)的学生,我们会和Medical School(医学院)的学生或者教授network(社交)然后做shadow(看临床手术啊实验啊之类的),所有教授都很对学生用心,Medical School(医学院)的教授如果听说你是WashU的本科生都会非常愿意和你聊,所有办公室的门永远开着,在office hour(教授办公答疑解惑的时间)以外都可以所有话题聊天!

总统辩论那一晚的WashU Part I

Q:WashU作为一所综合型大学,涉及的学术领域和、学术资源都是非常丰富的,同时学校非常鼓励同学尝试新的专业和不同disciplines(学科)的课程,学姐有利用到这方面的资源吗?

  • WashU在学术方面是非常自由的,大一进来的新生大概有一半关于Major(专业)都是Undecided(未决定)的。在WashU换Major(专业)的话只要和Advisor(顾问)阐明理由,然后网上在表格上填上第一Major(专业)第二Major(专业)然后Submit(提交)就换好了 !

  • 学术资源是非常丰富的,然后学校的Advisor(顾问)机制也会尽量给你提供支持。大学期间我一共加起来有四个学术顾问:一个BME Advisor(生物医药工程顾问),一个EE Advisor(电子工程顾问),一个Pre-Med Advisor(医学预科顾问)再加一个四年的Academic Advisor(学术顾问)。每次选课前都会和每个顾问聊一遍,规划之后所有的考试和选课。

  • 然后这里给新生一些建议吧,学术自由的同时也需要自己自主自觉,要你自己有问题去主动reach out(寻求帮助)而非等着别人来教你各种东西,和Advisor(顾问)有更多的交流,她更加了解你之后自然能够给出更适合你的建议。 大一刚进去很多东西不懂,不要害怕问问题,不要怕“蠢”,Advisor(顾问)们都会很友善地解答的,更何况除了第一年就再也没机会问“蠢”的问题了~

Q:WashU是一所非常注重本科研究的学校,请问学姐如何获得的research(研究)的机会,在research(研究)中作为一个本科生,参与度是怎么样的?能聊一聊学姐印象深刻的一些research(研究活动)吗?

  • 本科生找research(研究活动)非常非常容易,随便在BME Department(生物医药工程部)里面发邮件给教授问research(研究)的机会发了10封有9个会回复,每个教授对于自己的research(研究)都很passionate(富有激情的),就算没有开放的名额也会很愿意去和你分享他们的research(研究)在做些什么。

  • 同时WashU的医学院会有很多研究机会共享给本科的学生,那里的学生和教授都会非常愿意分享自己的资源。

  • 作为一个本科生的话,参与度也可以很高,印象比较深刻有一个研究心脏里的钠离子通道的课题,一开始在青蛙卵上做实验,后来WashU的Medical School(医学院)那里提供给我们真的人体心脏用来做实验。

  • BME更加偏向basic science(基础科学) 、 med school(医学院)更临床一点。 和med school network(医学院社交网)然后shadow(看临床手术啊实验啊之类的),然后所有prof(教授)都很对学生用心!

  • 还有一个在一个叫“23andMe”的基因公司做的研究,看人吸烟的习惯是否和基因有关系的课题里面,去采访人的吸烟习惯的时候发现70%以上的受采访者都有吸毒的经历,感觉还是蛮shocking(震撼)的。

Q:圣路易斯这个城市如何? 工作与实习的机会如何?学校的Career Center(职业
中心)怎么样?   

  • 圣路易斯这个城市真的有点一言难尽,会生活得比较平淡,地铁和公交的频率远不比上海这种国际化大都市,这个城市的贫富差距也比较大,WashU的附近就是一片比较富裕的社区,还有一个很大的森林公园,里面会定期有露天音乐会,是一个比较宁静的地方!

这里就是Forest Park,经常去跑步,就在学校对面,超级方便!这是美国最大的市内公园,比Central Park(纽约中央公园)还大,而且里面的Art Museum(艺术博物馆),History Museum(历史博物馆),还有动物园全都是免费的!

公园里的晚霞~

这个是每年夏天在Botanical Gardens(植物园)的Free Concert(免费音乐会)!每周都有不同的乐队来,观众们就坐在草坪上野餐!

  • 至于工作的机会,Finance(金融)和Accounting(会计)的机会不是特别多,同学们的实习也大多都会跑到纽约这种城市去。

  • 而围绕着WashU的Medical School(医学院)有很多小的园区,里面都是一个个生物制药的初创公司,而且许多都有WashU的Connection(关系), 如果和他们说你是WashU的学生的话很容易找到实习的机会。同时,相比西门子那种比较大的公司,在这些小的公司的实习中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产生更大的影响。有的时候你在一个小公司可以目睹整个药物产品从开发到去的FDA的(食品药物监局)许可,但是在西门子那种地方的话可能一个夏天就只能改一个小feature(方面)。

  • Wash U的Career Center(职业中心)的话可以找他们改简历、改cover letter(书信),然后会有一些校友的connection,但是本科毕业就业的还是绝大多数CS(计算机科学)或者Finance(金融)专业的,好像有一个数据,WashU的毕业生80%都会继续postgraduate study(研究生学习)!

Q:作为密苏里州最顶尖的大学,WashU势必也担起了许多社会责任吧,听说学姐在大学期间也参加了很多社会服务,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其中的故事?WashU在making a social impact(做出社会影响)方面做得如何?

  • 我有一个在学校campus kitchen(校园厨房)的服务活动,内容是在学校kitchen里面做很多吃的然后送给当地无家可归的人的安置所, 在这个活动里面有机会更多的了解了圣路易斯这个城市,有更多的机会和被帮扶的人接触,了解到了很多那边底层人民的故事,像单身妈妈在安置所里带着3、4个孩子,或者中年男子吸毒花光了所有的积蓄。 

  • 刚刚开始接触这些Homeless People(无家可归的人)的时候是有点害怕的,但在campus kitchen(校园厨房)后,开始能够一点点理解他们的人生,那些街上问你要钱的流浪者有的时候可能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那些安置所里的人们因为付不起保险费所以生病了都不敢去看医生,我发现他们其实也在努力工作,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现在的生活,但就因为以前做了各种事情走了各种弯路, 然后导致了现在的艰苦生活。


总统辩论夜的WashU Part II — “大家都是支持Hilary 哈哈哈哈”


  • 在大学的生活里做这些社会服务是很有意义的,会帮着自己跳出这个大学的Bubble(泡沫)而去更加贴近社会上的现实,同时也坚定了我当医生的信念。

  • 还有一个活动是鼓励大家帮白化病患者捐骨髓的,从大一开始一直做了四年。一开始的时候到学校里让别人捐骨髓都会被当成有“猫病”(毛病),后来随着逐渐推广概念,四年里面一共推动了2,000多个人完成捐献,挺有成就感的。

Q:校园的一些传统习俗,在某个地方有个踩了就不会毕业的地方,踩了以后必须去摸一下兔子才能消除厄运 / 还有sit in-lie down(很放松)的音乐会等 / cssa还会办中秋晚会之类的(虽然我好想不太喜欢cssa这个收钱推销烂货的组织) 学姐在washu有参加过什么难忘的活动吗? 或者有哪些难忘的经历吗?

  • 每次期末考试前大学多会有个Final Week不上课让学生自己复习,然后在WashU的话,在每个Final Week开始的前一天,大家会庆祝学期结束,学校有一个叫“Wild(狂野)”的活动(听名字大概能够体会活动是做什么的),会请很多非常有名的DJ然后在学校最大的草坪上演出,然后会有免费的啤酒供应(虽然不满21岁还是不能喝的),大家在音乐里面疯狂一晚上,然后每次结束的时候就会看到草坪上东倒西歪躺了一众人,每次在一个非常紧张的学期过后去那边放松一下然后看着大家在那里神志不清的样子还是蛮好玩的hhh。

  • 然后,虽然大家公认WashU盛产“学习怪”,但他的活动和社团组织的数量和种类还是能配得上综合性大学这个名字的,普通点的活动比如跳舞,HipHop(嘻哈),然后还有比较特殊的社团比如LOL社团,他们社团里的人会定期找一下学校里最大的lecture hall(讲座厅)然后包下来坐在里面开黑打游戏。 Olin商学院还有个商业社团让大家聚在一起炒股。然后工程学院和建筑学院的人会一起帮无家可归的人造房子。各种活动还是非常丰富的!


毕业啦!

Q:最后能给即将进入Bio或者BME专业以及PreMed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建议吗?

  • BME和Bio 想要读出来就工作的话大概一年就10%以内的学生,大部分同学都是PHD然后出来才能就业,要读非常多的书,建议大家选择的时候慎重,除非是真爱。



  • 更多树英成长

树英成长 | 树英-四年-关于爱——王紫璇(密涅瓦大学)

树英成长 | 鸿鹄——王奕文(罗德岛设计学院)

树英成长 | Story——王嘉仪(罗切斯特大学)

树英成长 | 在漫漫长夜中飞翔,寻找属于我的星光——陈庭州(纽约大学)

树英成长 |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鲁漪文(芝加哥大学)

树英成长 | 我之为我——马凡(科罗拉多学院)

树英成长 | 做个普通的好人——段嘉宜(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树英成长 | 擦肩而过——沈叶南(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树英成长 | Chase excellence, and success will chase you——杨若冰(Tisch)

树英成长 | 论增发之不可得-后树英成长记——华安(巴纳德学院)

树英成长 | 一次心灵的旅行——黎昊旻(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

树英成长 | 万水千山走遍——钟婳(爱默生学院)

树英成长 | 我的申请季,从一个失败的赌局(Gambler’s Ruin)开始——汪钱畅(哈维穆德学院)

树英成长 | 故事的最后——孙乐(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树英成长 | 和我一起长大——蔡雨桐(剑桥大学)

树英成长 | 梦想还不知道该叫什么名字——王珮玟(波士顿大学)

树英成长 | 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李玥明(纽约大学)

树英成长 | Choose a fucking big television——杨天池

树英成长 | What’s my favorite? ——饶竞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树英成长 | 乖乖听话——胡诗宇(康奈尔大学)

树英成长 | 谁在乎一道光熄灭——洪嘉琪(拉法耶特学院)

树英成长 | 救赎迷茫的自己——施慕涵(南加州大学)

树英成长 | She Runs and Runs and Runs——傅颀婧(欧柏林学院)

树英成长 | Be true, be brave, and be kind.——凌佳云(杜兰大学)

树英成长 | 静待玫瑰盛开——杜奕宁(纽约大学)

树英成长 | Oxymoron | 原地落体,自由起飞——谈笑(南加大)

树英成长 | 成长是学会把握现在——项楠(曼荷莲女子学院)

树英成长 | 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李月琪(范德堡大学)

树英成长 | “人生又不是猪肉铺,由得你挑肥拣瘦。”——陈浩楠(拉法耶特学院)

树英成长 | 唯有自己不可辜负——沈之吟(南加大半奖)

树英成长 | 我和我的树英三年——方霆钊(纽约大学)

树英成长 | 成长之路——冯心怡(富兰克林马歇尔学院)

树英成长 | 迷了路的向导——窦修元(纽约大学)

树英成长 | Happy ending永远不会迟到——郭一君(纽约大学)

树英成长 | Nolan和他的树英——宋常青(纽约大学)

树英成长 | 申请季是写给自己的故事——李睿琪(南加大)

树英成长(研究生) |  最好的安排——宋倩雯(埃默里大学法学院)

树英成长(研究生) | 在光中看见光——崔宇旗(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系)

树英成长 | 撒野的雏鸡——张轶然(纽约大学)


  • 更多树英Parents

树英Parents | All About is Love ——窦修元妈妈

树英Parents | Why Be With 树英 ——李悦甜妈妈

树英Parents | 见证成长——沈叶南妈妈

树英Parents | 有温度的树英——陈庭州妈妈

树英Parents | 申请季的回想:尊重与陪伴——王奕文妈妈

树英Parents | 淡淡的幸福——贺霁昊妈妈

树英Parents | 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养——李月琪妈妈

树英Parents | 执我所爱——谢一玮妈妈

树英Parents | 回忆中的申请季——杨若冰妈妈

树英
Parents | 谁的变形记——方霆钊妈妈

树英Parents | 申请季,和女儿一起成长——谈笑妈妈

树英Parents | Life is risky——王紫璇妈妈

树英Parents | 成长,是一条勇于坚持的单行道——阮文妈妈

树英Parents | 走过申请季——马凡妈妈

树英Parents | 有魔力的树英——洪嘉琪妈妈

树英Parents | 小赵和一个叫“树英”的地方——赵馨语妈妈

树英Parents | 做一个永远的追梦人——杨天池妈妈

树英Parents | 遇见树英,是人生一场美好的邂逅——王颐安妈妈

树英Parents | 与树英同行——王翰逸爸爸(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树英Parents | 坚持梦想——沈嫣秋妈妈







更多关于树英2017的信息

可点击下方小标题进行查看

树英学会 Class of 2017 录取结果统计


属于2017的申请故事 | 树英成长合辑


属于2017的成长故事 | 树英Parents合辑


[从这里开始认识树英]


  • 创始人DTR——DTR:当我们谈论教育,我们谈的是中国社会的变化脉络

  • 联合创始人张道思——张道思:做了这么多年轻人的“心灵捕手”,她也找到自己 | 三明治访谈

  • 学生为什么选择树英?

  • 家长为什么选择树英?



[他们的申请故事]


  • 本科申请

Brown University:开始怀念申请季

University of Chicago:点滴拼凑中与芝加哥的意外邂逅 | Congratulations from UChicago | 我和树英的缘分

Northwestern University:只要方向对了,我不在乎比别人走得慢一些 | 一个北京女孩的树英成长日记

Duke University:申请季不言放弃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出国那么辛苦,一起努力会好很多吧 | 开始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树英成长,你长什么了? | 所谓勇气就是知道不畏惧什么,也知道畏惧什么 | 那些树英教我的事

Wellesley College:愿Wellesley的荣光归于你

Swarthmore College:我的成长日记

Rice University:一蓑烟雨任平生 | 米饭女神给树英的情书

NYU:我的兔子洞奇幻旅行 | 分享一个Taylor Swift的BFF的小学妹的故事 | 从“傻瓜”到“树英人”

USC: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 爱,长在我们的心底的地方 | 谢谢让我遇见你

CMU:没风你就使劲划桨

Tufts University:树英三年

UCBerkeley:学一个错误的真理 | 还好没放弃,还好遇见了你。

GIT:少年四维特别烦恼

Hamilton College:Know Myself | 相约在四季

Vanderbilt University:你是我最重要的决定 | 树英带给我的改变

Emory University:最明智的决定!树英Class of 2015


  • 转学申请

Cornell University:接纳失败是一种勇气 经历过漫长的寒冬终将会迎来春天

USC:梦校,我来了


  • 研究生申请

Cornell University:幸运

UCLA:这位实现梦想的女人,她背后的男人有两个

Columbia University:A Thank You Letter to ShuYing

NYU:成长,在我第二个家


  • 美高申请

Middlesex School:来自Middlesex的一封信



[家长眼中的树英]


NYU/Cornell:这对姐妹来自NYU STERN和Cornell

University of Rochester:凭海临风,以梦为马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一场美丽的遇见

GIT:无法掺水的成长

UCBerkeley:树英,一直都在!

Boston College:女儿人生中最丰富的四年



[如何加入树英]


  • 标化培训

标化备考经验:论CR如何上700,听学霸来解答 托福一战98不再是传说! 托福115分女学霸诞生记 从78到110我用了两个月


  • 最新课程

也许你的暑假才刚开始,而我们已经成为了“生死之交”

在树英学习标化是怎样的体验?分享一位学员的真实经历。

非学霸SAT瓶颈期突破守则

为苦于托福的你提供一份冲110 的经验分享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copyright@dreamgo.com. For more detail of the source, please click on the button "Read Original Post" below. For other communications, please send to info@dreamgo.com.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Dreamgo网站,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copyright@dreamgo.com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info@dream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