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美国大学早申录取率再创新低
首先来看一下今年早申录取率和往年的对比,从2019Fall早申请各大学已经发出的数据统计来看,几乎没有例外,录取率有降无升,竞争异常激烈。
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今年早申人数高达6958(去年是6630),最终录取了935人(去年为964),录取率为13.4%,去年和前年的早申请录取率皆为14.5%,今年降低了不少!
据哈佛校报报道,今年早申请录取学生中,女性占了51.3%,比往年都有所上升,亚裔比往年也上升了,占比26.1%,毕竟亚裔歧视案还没宣判,不敢降低。另外,国际生比例从去年的8.2%上升至今年的11.2%!
今年中国学生录取的数量从机构晒捷报那里统计到的数量是9个,但目前有实际线索能够确认到的是4人,如下:
-
华南师范大学附中1人
-
UWC常熟1人
-
Thacher School 1人
-
Deerfield Academy 1人
去年哈佛在大陆录取1人,今年已经明显增加了名额。
宾夕法尼亚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今年录取了1279名早申学生,录取率也是连年下降(去年18.5%,前年22%),为18%。录取人数也比去年少了,其中13%是国际生。另外,宾夕法尼亚大学自爆今年23%的早申请录取是继承录取。
录取的 Class of 2023 平均SAT在1440-1550之间,ACT在33-35之间,都是超能学霸!
下图为今年宾大ED录取的关键数据供读者参考
据不完全统计,宾大今年早录中国学生数据统计如下:
-
南外2人;
-
北师大附属实验1人;
-
南外美高1人;
-
成外国际部1人;
-
杭外本部1人;
-
人大附中1人;
-
王府学校1人;
-
Peddie School 1人;
-
Western Reserve Academy 1 人;
-
St. Marks School 1 人;
-
Culver 1 人;
-
Westtown School 1人;
-
Stevenson School 1人;
-
Webb Schools 1人;
-
Friends Select School 1人;
-
Kiski School 1人;
-
The Episcoal School of Texas 1人;
-
英国国际学校 1人;
共计18人,已经远超去年同期早录人数,去年10人。
康奈尔大学
康奈尔2019年秋季早申请录取率下降的比较厉害,去年还是24.4%,今年降至22.6%,从6159申请人中录取了1395名学霸。
尽管如今的政治氛围使优秀国际学生怯步,但还是收到了1512位国际生的申请,并录取了171人。康奈尔大学一直在扩大班级规模,所以在藤校中,Cornell 是录取率相对高的院校。
据统计今年康奈尔大学录取约80名中国学生,创历年记录,具体名单如下:
北京:
-
北师大实验3
-
人大附ICC 2、普高1
-
十一学校 1
-
首师附中1
-
101中学普高 1
-
八中 1
-
清华附中本部 1
-
王府学校 1(韩籍)
-
世青国际学校 2
-
德威国际学校 2(外籍)
上海:
-
上外附中 3
-
上海平和双语 1
-
上海交附本部 2
-
复旦附中本部 2
-
WLSA 2
-
上海星河湾双语学校 1
-
上海民办位育中学 1
-
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 2
-
上海世界外国语中学 3
-
上海市西中学 1
江苏:
-
无锡天一中学 1
-
南京外国语学校本部 6
-
南外仙林校区中美班 1
-
苏州外国语学院 1
-
南师附中 1
-
苏州中学 1
-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1
-
UWC常熟 1
广东:
-
广州外国语学校 1
-
华南师大附中国际部 2
-
深圳中学 2
-
广州实验中学国际部 1
-
深国交 1
安徽:
-
合肥一中 中美班1人 普高班1人
-
合肥八中 1人
湖北:
-
武汉外国语 1人
浙江:
-
宁波效实中学 1
-
杭州高级中学 1
-
杭州外国语 1
-
杭二中 1
-
绍兴一中 1
山东:
-
山东省实验中学 2
辽宁:
-
辽宁省实验中学 1
-
东北育才外国语 1
云南:
-
昆明一中 1
甘肃:
-
兰州一中 1
美高:
-
Kent School 1
-
Lake Forest School 1
-
The Stony Brook School 1
-
Shady Side Academy 1
-
Saint Josehp Preparatory High School 1
-
Bishop O’dowd School 1
-
Trinity Pawling School 1
-
康州寄宿学校1
-
UWC哥斯达黎加 1
布朗大学
布朗大学宣布录取的769名早申请者,录取人数比去年增加了31人,毕竟申请人数也暴增(今年申请人数4230,去年早申人数3502),虽然录取人数增加,但录取率其实只有18.2(去年21%)。被录取国际生主要来自中国、英国、印度、新加坡、加拿大。
据不完全统计,布朗大学早录中国学生数据如下:
-
昆明一中国际部1人;
-
华东师大二附中1人;
-
深圳中学1人;
-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1人;
-
北大附道尔顿2人;
-
上海美国学校浦西1人;
-
Webb Schools 1人;
-
Episcopal High School 1 人;
共计9人,去年早录是6人,今年还算合理。
耶鲁大学
今年大约有6020名学霸向耶鲁大学提交了2019年秋季早申请,只有794人(去年842人)被录取,比去年的14.7%,录取率急剧下降,今年只有13.19%。之前,耶鲁大学同样因为亚裔歧视被司法部调查,暂未公布录取种族比例。
耶鲁大学目前可以确认三枚offer:
-
上外附中 1
-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 1
-
南京外国语 1
普林斯顿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Class of 2023录取了743人(去年799),今年早申数量为5335人,录取率为13.9%(去年14.7%),国际生占10%,被录取的学生有21%想学工程专业。另外,今年有15%是继承录取(Legacy kids)。
不完全统计,大陆学生早录数量不超过10人:
中国大陆学校共4人:
-
UWC常熟2人;
-
北师大实验1人;
-
上中国际1人;
达特茅斯学院
达特茅斯学院2019 fall 通过早申请录取了574人,据官网介绍其中25人是由QuestBridge系统进来的。今年早申人数增加到2474人,导致录取率只有23%,校方预计通过早申请录取的人将占Class of 2023总录取人的40%。
据不完全统计,达特茅斯学院录取中国学生数据如下:
-
上海交大附中IB1人;
-
成外本部1人;
-
平和双语1人;
-
复旦WLSA 1人;
-
北京四中国际部1人;
-
人大附中1人;
-
长沙雅礼国际部1人;
-
北师大附属实验学校1人;
-
The Hill School 1人;
共计9人
麻省理工学院
MIT今年早申请的录取率为7.4%,从9600位申请人中录取了707人,去年早申请人数为9557,录取人数是664。另外,今年 Deferred 了6182位申请人。
现在确认录取5位中国学生均为在美国高中留学的女生:
-
Princeton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 2
-
The Madeira School – 1
-
The Hockaday School – 1
-
The Webb Schools – 1
杜克大学
杜克大学今年早申请录取的875人,其中168人选择了工程学院。早申请人数比去年增加了19%,为4852人,导致早申请录取率仅有18%,校方也预计通过早申请录取进来的学生将占Class of 2023新生的51%,相当庞大了。
目前共统计到10人;去年早录只统计到2人,录取人数大大提升:
-
南京外国语2人
-
北师大附属实验(至少1人)
-
常州高级中学2人
-
北大附中1人
-
人大附中1人
-
北京实验1人
-
杭州14中1人
-
上海美国中学1人
-
武汉外国语1人
哥伦比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今年共收到了4461份申请,比去年增加了376人。另外,Barnard College今年早申请人数比去年增加了24%,作为文理学院收到了1235份申请,可以说相当火爆了。
通过顶级名校的录取率柱状图,可以明显看出早申请的录取优势:“新生千千万,早申占一半”,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
所以说,提前批次的录取率一般较常规申请而言,要高出许多,这是很多学生冲击梦校的最佳选择。
不完全统计国内录取情况:
-
华南师大附中 – 1
-
杭州外国语 – 1
-
人大附中 – 1
-
复旦附中WLSA – 1
-
人大附中1人
-
上海美国学校 – 2
-
北师大实验 – 1
-
上海美国中学1人
-
北京德威国际学校 – 1
-
The Hill School – 2
-
St.Marks School – 1
-
Havergal College – 1
-
Pomfret School – 1
-
Episcopal High School – 1
-
Stevenson School – 1
-
UWC英国 – 1
-
King’s Academy约旦 – 1
斯坦福大学
同属美国名校中的名校“哈耶普斯”阵营的斯坦福大学是美国录取率最低的。
不完全统计,今年早申阶段斯坦福大学录取中国学生的部分数据如下:
大陆学校:
-
华南师大附中 1
-
上海平和双语 1
-
常熟UWC 1
-
哈尔滨Homeschool 1(据说是物理特长生,物理杯赛全国前50,英国物理奥赛金牌)
为了确保入学率,很多同学都倾向于早申,如果你的dream school是TOP50的大学,早申的确是最好的申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