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宾夕法尼亚大学郭超副教授带你探讨发声与被听到非营利组织如何获得注意力
◆ ◆ ◆ ◆
发声与被听到:非营利组织如何获得注意力
Speaking and Being Heard: How Nonprofit Advocacy Organizations Gain Attention on Social Media
求是杰出青年学者讲座第8讲
◆ ◆ ◆ ◆
【主讲嘉宾】郭超 宾夕法尼亚大学副教授
【主 持 人】 杨开峰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时间】 10月23日周二12:00—14:00
【地点】求是楼320会议室
【语言】 中文
讲座内容
The social media era ushers in an increasingly “noisy”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that renders it more difficult for nonprofit advocacy organizations to make their voices heard. How then can an organization gain attention on social media? We address this question by building and testing a model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witter use of advocacy organizations. Using number of retweets and number of favorites as proxies of attention, we test our hypotheses with a 12-month panel dataset that collapses by month and organization the 219,915 tweets sent by 145 organizations in 2013. We find that attention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the size of an organization’s network, its frequency of speech, and the number of conversations it joins. We also find a seemingly contradictory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measures of attention and an organization’s targeting and connecting strategy
嘉宾简介
郭超博士,现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政策与实践学院副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福克斯全球领导力项目副主席、国际公共管理硕士学位项目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国际院长。同时担任国际非营利研究的旗舰学术刊物《非营利及志愿部门季刊》(Nonprofit &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的主编,以及布雷尔非营利部门研究丛书(Brill Nonprofit Sector Research Series)联合主编。
郭超博士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本科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USC)获得公共管理学博士。
郭超博士的研究领域包括非营利治理、公益倡导、跨部门合作以及社会创新。2014年出版了与沃尔夫冈·比勒菲尔德合著的《公益创业:一种以事实为基础创造社会价值的研究方法》一书(美国Wiley出版社)。该书的中文版于2017年由上海财经出版社出版。目前正在与格雷戈里·萨克斯顿合作撰写《寻求关注:社交媒体时代的公益倡导》一书(斯坦福大学出版社)。
点“阅读原文”填写讲座报名表
编辑:曾桢
人 大 公 管
中国公共管理教育与研究引领者
欢迎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众号
进入官网了解更多
http://spap.ruc.edu.cn/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Dreamgo网站,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copyright@dreamgo.com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info@dream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