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中考之三初高中一贯制学校

作者

来源 北京《少年儿童研究》杂志

若按顶级大学特别是“藤校”升学率排名,在纽约公立高中里,最出色的无疑是亨特学院高中。该校考入美国最著名的3所大学,即哈佛、普林斯顿和耶鲁的学生,占毕业生总人数的近10%,大大高于排名的第二的史岱文森高中(3.67%)。在另一项排名中,该校有13.6%的毕业生考入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5所著名综合性大学以及威廉姆斯学院、波莫那学院和斯沃斯莫尔学院3所顶尖文理学院。两项排名均稳居全美2万余所有公立高中第一名。亨特学院高中历届毕业生就读“藤校”的人数始终保持在毕业生总人数的1/41/3

纽约市教育局亨特学院高中,顾名思义,是亨特学院的附属高中。亨特学院是纽约市立大学最大的学院,成立于1869年,毕业生中有两人荣获诺贝尔奖,均为女生。这并不奇怪,因为亨特学院成立时是纽约女子师范学院,后来扩招男生,更名为“纽约师范学院”。与中国许多师范院校一样,亨特学院成立之初,就附设基础教育部,分别是亨特学院小学和亨特学院高中。亨特学院小学从学前班到六年级,亨特学院高中从七年级到十二年级,即包括高中和初中各个年级。也与中国许多师范院校相同的是,亨特学院的基础教育也极为出色。

入学考试最为激烈

前两期没有介绍这所声望如日中天的高中,是因为它与纽约的“中考”没有任何关系。纽约市教育局发给每个初中毕业生的《纽约市公立高中名册》列出了400多所公立高中的招生情况,唯独没有亨特学院高中,因为它不招高一新生。该校虽然是纽约的公立学校,经费来自纽约市政府,但是不在纽约市教育局管理之下,而是由亨特学院负责,招生方式也由亨特学院自主决定。

享特学院高中入学考试是纽约基础教育阶段竞争最激烈的考试(没有之一),全纽约9万余名学生中只录取170余名顶尖学生,竞争之激烈,在中国全国各地的中考或“小升初”里,罕有可与之相提并论的实例。

亨特学院高中从七年级开始,因此,它只招六年级毕业生。纽约各校六年级学生报考亨特学院高中分两步,一是初步筛选,标准是在五年级纽约全州统一考试英语和数学两科都取得高分,分数的标准每年不一,在纽约市9万余名六年级学生中只有成绩最好的2000余名人才能通过初步筛选。

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参加五年级州考,譬如在五年级州考结束后才从外国或外州转到纽约上学,须由六年级时的校长出具一封推荐信,说明该学生成绩确实优异。学生凭推荐信参加亨特学院自行组织的初选考试,考试成绩在90分以上者,有资格与其他通过初步筛选的优秀学生一起,参加亨特学院高中正式入学考试。

正式入学考试分英语、数学和写作三项,在3个小时一次内考完。英语和数学全部采用多项选择题。评分时,先用电脑评阅英语和数学考卷,然后根据当年学生考试的总体水平,划出分数线,英语和数学两科总分最高的500名学生进入下一轮,由亨特学院高中英语教研室的教师集体评阅他们的作文。作文得分最高的170余名学生取得亨特学院高中七年级的入学资格。

享特学院高中入学考试的英语和数学部分不算太难,女儿和几个初中同学在英语和数学上都取得高分,顺利地进入作文评阅阶段,但最终无一人被录取,原因都是作文没有取得最高分。女儿参加考试的那一年,作文题是“记一次出游”。这是一个十分平淡的题目,如何才能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在千百考生中脱颖而出?确实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亨特学院高中偏重文科,这一点与上期介绍过的汤森哈里斯高中相似。不同的是,汤森哈里斯高中侧重研读西方经典名著,亨特学院高中注重写作,不仅英语课注重写作,科学等课也强调写作。陪女儿去参加考试那天,我在亨特学院高中走廊遇到一位长期在美国教育研究机构工作的美国老朋友。她阅读了张贴在走廊里七八年级学生写的作文后对我说,这些作文的水平超出了许多来她任职机构应聘的美国大学毕业生。

学前班名额一位难求

除了每年在纽约全市范围招收170余名新生,亨特学院小学毕业生可以不经考试,直接升入亨特学院高中。这使得纽约许多家庭将学龄孩子送入享特学院小学作为首选。结果是,亨特学院小学名额同样是一位难求。

亨特学院小学每年只招收50名学前班新生,而且只招收居住在曼哈顿区的孩子(除了曼哈顿区外,纽约还有4个区)。每年有2千多名孩子前来报名。学校要求孩子先参加智商(IQ)测试。测试由学校指定的心理医生主持。为了保证公平,事先参加过这类智商测试或者做过相关练习题的孩子不得参加亨特学院小学的入学智商测试。如果心理医生在测试过程中,判断孩子事先接受过智商测试或做过练习题,将通知学校,学校便取消这名孩子的入学资格。

根据智商测试的结果,学校从中选出得分最高的250名孩子进行面试。面试时,每9名孩子分成一组,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专家在现场观察他们的个人行为、与其他孩子的互动以及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根据面试结果,学校每年选录25男生和25名女生。

学前班的学生是指入学当年满五岁的孩子,智商测试是在前一年年末,面试是在当年年初举行,因此,许多孩子在接受智商测试和面试时实际上只有四岁。四岁的孩子就要投入这种程度的竞争,以便进入最好的小学(亨特学院小学),继而进入最好的中学(亨特学院高中),然后有更大的机会考取名牌大学,家长们可谓是费煞苦心。

资优课程优先照顾兄弟姐妹

除了亨特学院的小学和高中,纽约市还有一些学校采取类似连读学制。科技和数学新探索学校就是这样一所学校。该校包括从学前班到高中的各个年级。从小学开始,该校学生就每周上一次中文课,到了初中,有中文、俄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和拉丁文供学生选修。数学采用新加坡课本,而不是纽约其他学校的通用课本。

与亨特学院高中不同,科技和数学新探索学校的学前班不是单独招生,而是通过纽约市教育局全市范围的资优课程招生。纽约市教育局在部分小学开设资优课程,招收学前班和小学低年级年龄段的早慧孩子。家长们往往认为自己的孩子最聪明,但要就读纽约市资优课程,光家长说孩子聪明还不算,孩子本人必须参加全市的统一考试。考试内容涵盖理解、比较、推理、计数、形状辨识和匹配。成绩出来后,纽约市教育局对考生成绩进行排名。

纽约市教育局在每个学区都至少安排一所小学开设资优课程。成绩排名在前10%的孩子才有资格申请学区的资优课程。教育局还设有全市性的资优课程,只有前考试成绩在前3%的孩子才有资格申请。这一标准只是报名的标准,不是录取标准。因为报名的孩子多,资优课程名额少,只有考试成绩达到前1%的孩子,即每100个同龄考生中的第一名,才有较大的把握进入市级热门优资课程班。

在一些竞争激烈的年份,甚至连考试成绩达到前1%的孩子都不能保证获得热门资优课程班的入学名额。在这种情况下,纽约市教育局规定,优先照顾已经有哥哥、姐姐在这些资优课程学校上学的孩子。如果报名的是双胞胎或者多胞胎,只要其中一个孩子被录取,其他孩子就获得录取优先权。

优先照顾兄弟姐妹的做法似乎对其他家庭不公平。假设张三和李四两家各有一对兄妹先后申请热门资优课程班,张家的哥哥在两年前成功地被录取,李家的哥哥在两年前以一分之差落选。现在轮到两个妹妹申请入学,两个妹妹的考试成绩完全相同。按朴素的公平观,既然都是纳税人(公立学校经费来自税收),张家已经有一个孩子进入热门资优课程班,在名额有限、成绩相同的情况下,这回应该照顾李家的妹妹了吧。纽约市教育局的做法正好相反,结果是张家兄妹俩都被录取,李家兄妹俩连一个机会都没有。

纽约市教育局这么规定的理由据说有二:一是兄弟姐妹在同一所学校上学,给父母的接送等带来便利,减轻多子女家庭的负担;二是兄弟姐妹在优劣差距较大的学校上学,会形成攀比,对他们的心理成长不利。无论这些理由是否成立,实际效果是,在纽约多子女的家庭中,老大是所有兄弟姐妹的前锋,如果成功地杀入重围,就为弟妹们日后申请热门资优课程占据了先机。

科技和数学新探索学校新生是经资优课程招生考试在纽约全市范围筛选录取的。招收的新生通常考试成绩在前1%的孩子,如果考试成绩进入了前3%,必须是哥哥或姐姐已在该校就读,才有录取的希望。从录取的难度上讲,科技和数学新探索学校学前班接近亨特学院小学。

三四岁儿童的补习班收费上千美元

亨特学院高中是如此出色,入学考试竞争又如此激烈,其背后的商机自然不会被商家放过。纽约有许多补习学校专门开办亨特学院高中入学考试补习班。这些补习班的效果如何?一家开在纽约华人社区补习学校,在招生广告中列出了上一届被亨特学院高中录取的补习生名单。我粗略看了一下他们的姓名,几乎全部是华裔,共有22名入围,相当于亨特学院高中当年录取总人数的1/8。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补习班的招生广告透露了它成功的玄机:补习班的教师是“学生和家长一致推荐的大学写作名师,享誉盛名”。即补习班聘请了真正懂行的作文课教师,解决了考生和家长们心里最没底的难题。

也许是因为亚裔家长舍得花大价钱送孩子去参加补习班,也许是因为亚裔孩子本来就聪颖、刻苦,近年考入亨特学院高中的七年级新生中,有近半是亚裔,白人占40%左右,余下的10%是非洲裔和拉美裔。

我有一位华人朋友,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小学毕业时参加了亨特学院高中入学考试,顺利入围。小女儿也参加了亨特学院高中入学考试,但未入围,初中毕业时考取了史岱文森高中。高中毕业时,大女儿考取了哈佛大学,小女儿考取了哥伦比亚大学。她们的父母说起这事时,觉得再自然不过,因为亨特学院高中入学考试的结果就已经显现出两个女儿天分和勤奋的差别了。

前面提到,亨特学院小学招生时不允许考生事先对智商测试预做准备,但市教育局资优课程招生并无这种限制,这又为商家创设了商机。纽约有许多专门辅导三、四岁儿童的补习班,上几次课的收费高达上千美元,一套辅导材料要卖60美元,甚至更贵。

在纽约许多补习学校的招生广告上,有的简明地写着SAT
SH-SATOL-SAT。不明就里的人以为SH-SATOL-SATSAT的一种特殊形式,都是报考大学用的,其实不然, SH-SAT是报考纽约特殊高中的补习班,而OL-SAT则是报考小学资优课程的补习班。从OL-SAT班到SH-SAT班,再到SAT班,纽约学生和家长在基础教育阶段付出的种种努力和面临的激烈竞争由此可见一斑。

科技和数学新探索学校等学校招收早慧孩子。虽有严格的考试,但是毕竟在那么小的年龄,孩子们的学习潜力还不太明朗。学校的政策是,如果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跟上不,鼓励他们转往其他学校,家长们也会表示理解和支持。

在中国,如果孩子没有考上重点学校,一些家长仍会想方设法将孩子送进重点学校。而在美国,即使顺利考进名校,如果后来跟不上了,或者不适应名校的激烈竞争,一些美国学生会选择转学到其他排名稍靠后、竞争也没有那么激烈的学校。女儿高中时就有若干熟识的同学作出这一选择,家长不仅不阻拦,反而支持孩子们的选择。毕竟学校的好坏,如同穿鞋,只有学生本人最清楚。这一做法,实际上正是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精髓。宋儒朱熹总结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时曾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本文作者孙昂,现就职于中国外交部,曾担任过联合国难民署官员、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法律事务参赞等职。因为亲历了女儿在美国初中毕业生入高中的全过程,对美国中学教育有深入的思考和认识。)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copyright@dreamgo.com. For more detail of the source, please click on the button "Read Original Post" below. For other communications, please send to info@dreamgo.com.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Dreamgo网站,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copyright@dreamgo.com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info@dream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