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申请中介捉刀或成中国学生的一大硬伤
中国留学生申请造假早就不是一个新鲜事,美国的大学在这几年对于来自中国的申请审查得更加严格,并且会对有造假行为的学生采取严肃的处理方式。诚信本来就是每个人都应遵循的道德观念,无论是在哪里求学,都应该本着诚信的理念去对待。
通过中介来申请国外的本科和研究生在中国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爱荷华州大学的研究员在2011年的调查问卷中发现,57%的中国留学生在申请美国本科的时候使用留学中介来帮助申请。
大部分的留学中介提供的都是合法服务,他们根据学生自身条件申请合适的大学,修改和润色申请文书,安排学生与招生官的面试。然而目前市场上中介机构良莠不齐,有些只需花费几万美金就能轻松拿到美国名校的录取通知书,保录取中介诱使一个又一个的留学生最终人财两空。
近期,纽约石溪大学开除了数名中国留学生,至少有七名留学生因为申请研究生时递交虚假成绩单而被学校开除。然而这些学生声称是保录取中介在没有得到学生准许的情况下,伪造了成绩单。
当问到石溪是否会对这些中介采取行动,石溪官方表示不打算继续深入调查这类中介公司,学校的代言人Lauren Sheprow在邮件中给出如下回复:
通常,学生需要对自己递交的的申请文件和成绩单负责。如果学生使用中介公司来帮助他们申请,学生也有义务和责任确保这些中介代表他们递交了准确无误的文件,并且认为聘用中介来帮助自己申请学校的学生需要自担风险。学校准备将精力放在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学术诚信的含义,从而使学生对此类骗局有所警惕。
据统计,90%的中国申请者提交的推荐信有问题、超过50%提交假的成绩单,以及10%列出不实的荣誉或活动纪录。
肯定会有人疑惑,哪些算是不诚信的申请,美国大学又是如何定义申请的诚信问题的,总结一下在申请过程中,哪些事项是绝对禁止的:
-
伪造或夸大课外活动和奖项成就
-
找人替写或者改写他人的文书
-
伪造或者找人替写推荐信
-
没有向学校提交违反纪律的记录
-
向多所学校提出该校为第一选择
-
为了增加被录取的几率,选择自己本不打算申请的专业
-
在接受某一学校的录取通知后,没有告知其他的录取学校
在申请之前,小伙伴们还需要到大学官网仔细浏览学校的申请政策,了解哪些行为是学校严厉禁止的。
在所有的事项中,最为看重的部分就是文书的原创性。
大学要求学生在申请时提交文书的目的,就是想通过GPA、标化成绩、简历以外的材料来了解学生,大家也只有通过文书才能向学校展示自己是独特,所以切记不要成为别人。
当然一篇洋洋洒洒的文书听起来会很诱人,但是你能确保你洋洋洒洒的文书能够在堆满了成千上万份洋洋洒洒文书的招生办公室里脱颖而出吗?
大家都想脱颖而出,所以有人不惜在文书中大夸自己,想方设法地将不属于自己的成就写成自身的亲历亲为。但是大家一定要知道,招生官每年能够审阅无数的文书,他们在一个申请季中看的文书,可能比你一辈子看过的都还多,相似雷同的文章,招生官一眼就能辨别。
设想一下,如果你发挥自己的原创能力,多花点心思,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文书,说不定在招生官中会成为一股清流,好清新,好脱俗,好不做作的文书,说不定会为你带来梦寐已久的录取通知。
另外,美国大学近几年针对文书作假也做出了很严厉的打击,很多学校会利用搜索引擎和软件来判断文章的原创性,并且还有一些学校会直接查看学生的SAT/ACT的作文,来判断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果学校发现你的文书造假,后果会非常严重,你不仅会被拒,还有可能会被列入学校黑名单。
除了文书,推荐信也是学生造假的项目。很多学生希望自己的推荐人是很有身份很有地位的,所以伪造了推荐信,甚至国内还有很多中介直接帮学生代写推荐信,这些行为都是绝对禁止的。
美国大学的招生官都很清楚,作为一名17、18岁的青少年,能够认识社会名流或者成功人士的机会很少,并且招生官想看到的是申请者身边的人是如何描述申请者的。强烈建议大家在申请时,向对自己熟悉的老师提出请求,这样的推荐信才具有说服力。
美国的高校一直没有能力和动力下决心铲除文书造假现象。
中国学生的软肋不是别的,就是口语表达能力。
托福110可是张嘴说出的英语还不如中学生流利,对文书中提到的细节无法现场回忆,这种事情都非常的常见,一个学生的真实水平在独立面试里基本能看出个七八成。
在线视频也靠不住了,所以校方的这种特别的需求就催生了所谓的第三方认证公司,这种公司不帮你申请也不帮你补习,他们只会代替招生官根据申请者的文书内容以及成绩进行现场的、即兴的面试,并通过在线视频或者录像的方式转发给大学。部分机构还可以有权限直接判断一个学生的申请水平,校方会直接采用第三方机构的面试结果。
同时,美国大学还很注重EA/ED申请过程中的诚信问题。首先你要到学校官网了解EA/ED的条件和限制,并且在申请中遵守:
-
只申请一所学校的ED项目。由于ED录取的绑定性,你不能向第二所大学提交ED或者限制性EA申请
-
在收到ED录取后,要撤回其它学校的申请。这样做也为其他还在等待录取通知的同学提供了空位
-
如果没有做足充分的准备或者还不确定自己想要申请的学校,就不要申请ED项目
在收获到录取通知后,也要做到诚信。
有同学收到几份录取通知书,但是很纠结到底去哪所,就可能会向多所学校缴纳定金。
美国大学的定金截止日是5月1日,但是有些人还想拖延一些时间来确定学校,于是缴纳了多份定金,这种做法同样也是严厉禁止的。
美国大学认为这种行为十分不道德,因为学校会认为你只会去一所大学,但是向多个学校缴纳定金是一种欺骗,并且这种占位的行为对于还在等待名单(Waiting List)里面的同学也是极大的不公平。
最关键的问题是,这种“包装”最终将会导致整个中国学生,甚至华人群体在名校那里“失信”。
哈佛大学等美国名校直接提高了亚裔学生SAT分数要求的底线,提高后,亚裔学生需要比白人、西裔、非裔学生多考两三百分。根据统计,被录取藤校亚裔学生的SAT成绩要比白人学生高140分,比西裔高270分,比非裔高达450分。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籍教师肖恩(化名)告诉记者,实际上,哈佛等名校的做法代表了大多数美国藤校对中国学生、亚裔学生的看法:
多数留学生功课不错,但一做起项目和演讲来就不行了,团队协作时的表现更差。
肖恩说,这个印象并不完全算冤枉了中国学生,
这些印象短时间内想改变很难。
美国康奈尔大学招生办主任Shawn Felton看不懂中国到处都有留学中介的现象,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面试的目的只是想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个人,
我们会将每个申请人作为独立的人来看待,去了解他们的人格,以及他们在课堂之外的所作所为。这些都是让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也决定了他们应该去哪里读书。
展现自己,需要中介的介入。但“经过中介‘包装’进入名校的孩子,也未必都能顺利毕业,后面的事儿还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