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格斯大学在人工光合作用上取得突破或能实现更低成本塑料制造工艺
据外媒报道,从燃料到泡沫垫再到高性能碳纤维,科学家们在捕获有害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有用产品上正在不断进步。罗格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突破,他们找到了一种新的人工光合作用法。其能将二氧化碳转化成塑料和其他材料的原料,并且效果更高、成本更低。
自然植物只需要从太阳中获取少量的能量就能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燃料,就其自身而言则是能维持自身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这种能力激发了无数以清洁能源为导向的研究。在人造设备中再现光合作用一直被视为某种圣杯,实际上大家也已经看到了许多有前途的实验设备,它们利用光合作用产生了能为人类所用的燃料如甲醇、甲烷和氢气。
但在这些技术真正商用之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因为它们的效率和成本与启动化学反应的催化剂材料息息相关。罗格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他们发现了一组非常丰富(换言之成本低)的催化剂材料,它们能将自然光合作用的低能耗要求跟需要经受住恶劣化学反应条件的耐久性结合起来。
据了解,这支研究团队使用的五种新型催化剂都是由廉洁而产量丰富的镍和磷制成,而且还能通过配方的调整制出不同长度、效率超过99%的碳原子链。这些原子可以以分子或长聚合物链的形式存在,后者则还可以作为塑料的基石,它将可能能够取代目前在这一过程用到的石油。
“我们的突破可能会在化学和制药工业中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有价值的产品和原材料,”首席作者Charles Dismukes说道。
研究人员指出,很难将成本与目前利用石油生产塑料的方法进行直接比较,因为这些数据都是高度保密的。他们只能得出关于效率的结果,然而这都用“过电位”衡量的。
研究论文联合作者Anders Laursen介绍称,低过电位意味着高效能,传统电催化剂需要0.7V的过电位,而这个过程却可以减少70倍的损失。能量损失本质上就是反应过程中必须要使用的额外电能,因此更少的能量使用意味着电力使用的减少进而是每公斤产品成本的减少。
现在,这个拥有该专利的团队正在努力将这项技术商业化。
相关研究报告已发表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
论文链接: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8/ee/c8ee00936h#!divAbstract
来源:cnBeta
免责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
相关进展复旦大学闫强研究员课题组利用CO2作为“气体胶水”桥连动态分子网络
华南理工大学唐本忠院士团队秦安军教授开发出基于炔类单体的新型CO2聚合反应
中科院化学所在多孔聚合物材料捕集和催化CO2转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王献红研究员团队用二氧化碳合成新型生物降解塑料并实现量产
中山大学孟跃中教授课题组发表二氧化碳共聚物综述文章
关注高分子科学技术 ?
长按二维码关注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 姓名 单位 职称(或学位) 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点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Dreamgo网站,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copyright@dreamgo.com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info@dream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