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谈情定格林内尔学院
张雅雯,个性女孩,她不喜欢运动服,她喜欢时尚,她不喜欢人云亦云,她喜欢独立思考。她英语地道,参与了多部电影的翻译和字幕制作。在美国大学早申中,她得到了梦校——格林内尔学院(Grinnell College)的亲睐。让我们来看看她给我们带来的经验。
一
直到初中毕业我都坚信着,“作为一个中国人不经历高考人生是不完整的”。然而到了国际班招生宣传的时候,我突然发觉,明明一直以来我都知道西方国家有着更大的学习的自由,梦想的尊重以及国际交流的普及,是更适合我生活和发展的地方,我为什么要为了一次历练而改变我人生的道路。国内教育对理科基础的训练固然对我这种准理科生有好处,但是我更希望我可以趁我还有机会的时候,把自己所有想学的东西都学一遍。对于我这种性格,被数理化占据所有时间才是最束缚生命的事情。对此我很感谢家人能支持我出国,这不但是对我梦想的支持,也是对我能力的肯定。
二
国际班的学习没有外界想像的那么轻松。的确,我们有更多的时间上自习,老师也不会大规模占课或者让我们十点半再到家写作业。最初我很不习惯空出来的三个小时晚自习,因为以前每一分每一秒该做什么科目的作业都已经被规定好了。以至于第一节晚自习我做完阅读就开始翻杂志,对此我也很惭愧,当时活了十五六年,自主学习能力却这么薄弱。直到一个星期之后我才学会要提前汇总一个星期的工作量,再安排每天的三个小时。而成长也许就是从第一年的“托福阅读词汇加微积分”到第二年的“八门AP加SAT”都不会感到手忙脚乱。除了时间安排,我也知道了选择科目的重要性。第一年莽撞地选着要学习的AP科目,道听途说然后心比天高,从没考虑过自己哪天听懂了半点关于经济学的知识,只听着学长学姐说经济学拿满分很容易,然后就把宏观微观一起报了。可是我发现光凭拿满分的热情而没有对经济学的热情,是到头来也拿不下满分的。当然,学AP也不只是为了考试,对我来说经济扫盲也是很有用的。至于第二年AP选课我是没有亏待自己半点,纯粹由着性子来,除了一堆理科以外,终于把自己一直想学的心理学学了然后抱着一本普林斯顿的教材和笔记啃了四五遍。考完我才发现,经济学考完的那种“我都作了什么死”和心理学考完的“这辈子无憾了”完全是由心里的热情决定的。至少在这之后我知道我再也不能亏待自己内心的选择了。
三
其实一直以来,只要我心里还有点谱,我都挺惯着自己的。高一的时候还是每周去上了舞蹈课,然后开始学西班牙语。周末从租的房子回到家有时候还修身养性地画幅画,晚自习回家有时突然灵感迸发就撒笔开始写文章,写到两三点也要写完了才舒坦。作为一个准留学生,我的周末也只休息周六下午,然后被我用来回家做作业以及陪外公外婆晚饭,我觉得挺自豪的,虽然忙得神经紧绷,但是我没有虚度光阴,过得有条不紊,还抽出时间陪家人,最重要的是我做的每一件事,上的每一堂课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我的父母从不会干涉我的时间安排,这种信任和自由真的超级棒。在六月份学校上完课之后我感到异!常!空!虚!然后我就把自己排成了空中小飞人,六月新加坡SAT,七月德国友谊校交流,八月上了一期西班牙语集训,九月托福考试,十月泰国SAT,十一月上海西班牙语考试,十二月台湾SAT。这种貌似自虐的忙碌让我觉得心里很爽,就像,特工,接任务,一样。有挑战有节奏感才叫生活嘛。像我这种好动的人,能容忍我自己各种疯,比如,把纸巾浸湿了贴在气球上做灯罩,观察蜘蛛结网,看田螺游泳,然而我不能容忍自己做一个职业“家里蹲”,完全懒下来一个星期我会发霉的。出国的准备让我完全学会了给自己安排生活,在乱糟糟的社会上,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几个点,然后排好顺序,过有条不紊又不失乐趣的生活。这样到了美国,即使没有老师的督促,没有家长的打理,我也可以过得快乐而充实。
四
进班之前大家都会有梦想校,然后我挑肥拣瘦地看了很久,对着镜子说-姐要考斯坦福-。虽说年幼无知的话是不能当真的,但是那就是我当初地梦想啊。一个美哭了的大学校,设备一流的实验室,各种诺奖的教授可以约,还有慷慨得跪在地上的奖学金,那简直就是天堂啊。直到后来我知道,本科生是不会天天呆在实验室里做项目的,而教授也不是每堂课都见得到的。尤其是在大学校里,一个小透明是很难受到足够的关注的,就像,一千人的课堂里估计我也不敢举手提问一样。于是我知道我一开始的目标就错了,要是我本着人多的大学校可以有更多好朋友开派对更好玩的方针挑大学校,那么南开几千人我最好的朋友也就那几个。一个圈子重要的不是人数的多少,而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Grinnell 这种1700人的小学校,一个小的群体,也许更能给人家的感觉。学校人数的限制,更保证了小班教学和全教授教学的课堂质量。其次,Grinnell顶尖的生物化学专业排名也不会输很多综合大学,在我看来,专业排名远比综合排名重要的多。最后,最吸引人的就是这个学校被称为“最有钱的文理学院” ,这里有先进的实验室和各种生活设施,斥巨资打造宿舍和食堂,校内的生活品质让我直接不再担心爱荷华这种漫山遍野苞米地的周边环境。我也听到有人告诉我,我其实可以冲排名靠前点的学校,我申这个ED有点亏什么的。我觉得ED的学校一定是要自己最想去的,而不是像有的中介说的要ED一定要排名最好最难申的那个。除了Grinnell我也准备RD申请Emory, NYU,Occidental College,伦斯勒理工以及维克森林等学校,然而最后我还是选择ED这个录取率不高不低的学校,就是因为喜欢。我想去,然后我去到了,就没什么可惜的。
五
申请过程并没有想像中的痛苦。虽然我有中介,但是Common Application的大文书我一共改了10稿,历时四个月,从最后的1200多字到最后的647字,其中的每一个单词的用法,每一个句子的排比,每一个段落的顺序,都是经过了导师的推敲以及我自己的思考的。我很庆幸我自己的文书,每一篇都是以我自己的口吻在述说,故事是我的,风格也是我的。再累再苦,我宁愿用自己的责任心让自己进到一个正确的学校,也不愿一个相识不足一个月的陌生人把我的文书装点得富丽堂皇。有很多人觉得写文书真的很痛苦,想不出材料,编不出故事,组织不了语言,但是当真正喜欢一个学校的时候,你就会倾尽所有地去展示自己,希望得到那个学校的承认,维克森林六篇文书我写了中日关系,现代科技,社会风气还有恋爱观价值观,希望我可以全方位地把自己展示在招生官面前。而Grinnell却是一个没有小文书地学校,这反而让我恐慌,因为光凭一篇大文书,一个故事,和一堆标化成绩,我害怕我所呈现的不够展示我的独特。直到我很幸运地得到一个网上面试的机会。当时我在台湾前一天考完SAT后一天早上五点就收到邮件,通知我18个小时之后,中国时间晚上十一点他要面试我。当时我心里恐慌的不是我没有时间准备面试或者背材料,而是我除了手机什么都没带,而如果我错过这次面试我也许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最后我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完成了面试,觉得并没有什么不妥。文书里每一个字都是我自己写的,参加的每一个活动我都有自己的感悟,申请这个学校我有充分的理由,所以尽管没有准备,我也不虚。
六
最后我觉得,学弟学妹们如果真的喜欢某个顶尖大学的话,不要觉得那些大学只属于某些地区的人,重庆虽然前无古人但是不代表后无来者,不要觉得梦想很大就很天真;喜欢一些独特的知名度小的学校的也不要迫于压力勉强申请一个排名靠前的学校,一旦去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名牌大学痛苦少则一年多则四年。Grinnell也曾经被认为是野鸡大学呢,不要担心自己的梦想被嘲笑,毕竟嘲笑别人梦想的人都是最没有风度的。
经验所谈,高中很短,要好好学习,要诚实申请,要独立生活,要快点长大,要善待梦想。
学校简介:
格林内尔学院(Grinnell College)是全美排名第19的文理学院成立于1846年,位于爱荷华州小镇格林内尔(全美最美好的小镇),只开设有本科课程。学校师生比例为8:1,学生和教师有很多交流机会,学生受到的关注也更多。该校被《华尔街时报》评为美国排名前15的法学院、商学院、医学院的“生源基地”。格林内尔学院校园占地0.49平方公里,共有63栋建筑,建筑风格从哥特式一直到包豪斯式都有。格林内尔学院校园宿舍区可分为东、南、北三个部分,其中南北两个区域的宿舍群是按牛津和剑桥的风格搭建的,东部宿舍群建筑则更为现代化。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Dreamgo网站,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copyright@dreamgo.com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info@dream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