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共同主办第七届麦道学院年度高峰论坛

清华新闻网10月16日电(记者 李婧 摄影 常志东 李派)10月11日至14日,由清华大学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共同主办的第七届“麦道学院年度高峰论坛”( McDonnell Academy Symposium)在北京举行。来自全球35所知名研究型大学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研究型大学应对全球性挑战:健康、能源与环境、农业”的主题展开研讨,联手解决全球最关键、最迫切的问题。论坛首次签署共同发展宣言,号召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大学校园,减少各大学校园的碳排放量,并促进各校积极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在10月11日的开幕式上,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宣读了校长邱勇的致辞。邱勇在致辞中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们,他表示,秉承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清华大学致力于服务中国和国际社会,迎接重大的社会挑战。本次论坛聚焦食品和水资源、能源与环境、公共健康与老龄化等关键议题,聚集相关学术领域杰出代表,期望通力合作,促进人类共同发展。


邱勇表示,35所高校共聚一堂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与我们为师生提供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平台的共同努力相一致。包括清华师生在内的近300余名听众聆听了主旨演讲,参与分会场讨论、海报论文及竞赛、“3分钟”演讲等活动,寻求研究、创新、教学方面的进一步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邱勇与各大学校长会见交流


邱勇还在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与各高校校长会见交流。他表示,正如培养青年领导力的苏世民书院的建立,清华大学的全球战略离不开国际合作和国际伙伴的支持,期待论坛的丰硕成果,期待合作的进一步开展。


随着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校长马克·莱顿 “画龙点睛”的仪式,论坛在富有传统中国特色的仪式中拉开帷幕


10月12日上午,在清华大学主楼后厅,校党委书记陈旭在致辞中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校领导、专家学者和朋友们相聚清华园。此次清华大学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共同举办第七届“麦道学院年度高峰论坛”,针对全球性的最关键、最迫切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共同应对全球挑战,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陈旭致辞


陈旭表示,清华大学一直高度重视人类的生存问题,致力于发挥学校在人才、科技、文化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综合优势,积极探索与国内外各高校、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的新模式,汇集各方资源,增强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陈旭还介绍了清华大学近年来在应对公共健康问题、“能源安全”和“全球气候变化”等重要议题的举措。

陈旭指出,面对全人类共同挑战,世界一流大学担负着极其重要的特殊使命,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关键时期,需要在提高认知、创新科技、培养人才、咨政启民等各方面发挥引领性作用,为全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历史性贡献。相信通过论坛,各位专家和学者能够充分交流思想,增进认识,对应对全球挑战提出更具全球视野、更具前瞻性的思想和举措设想。期待论坛围绕主题深入研讨,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马克·莱顿致辞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校长马克·莱顿(Mark S. Wrighton)特别感谢了清华大学的鼎力支持。他表示,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与全球合作伙伴学校的密切合作,为因地制宜制定解决方案、应对全球最大挑战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苏世民致辞


美国黑石集团主席苏世民(Stephen A. Schwarzman)也到场祝贺论坛的召开,并介绍了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的平台建设和特
色项目,希望为更多青年人提供成长平台。


论坛期间,清华大学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联手中东技术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巴西坎皮纳斯州立大学、以色列理工大学、以色列荷兹利亚交叉学科中心、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台湾交通大学、土耳其博阿齐奇大学、印度尼西亚大学、印度理工学院孟买分校、印度塔塔社会科学研究院、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首尔国立大学、韩国延世大学、台湾大学和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等21所合作伙伴大学,签署了大学校园可持续发展宣言。


宣言签署


围绕重点关注的健康及老龄化、能源与环境、农业等问题,论坛设立主旨演讲、全体会议、分会场讨论及一系列研讨会,邀请包括中东技术大学校长马斯塔法维森、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校长班迪·厄阿鹏、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校长彼得·霍伊、巴西坎皮纳斯州立大学校长马塞洛·诺贝尔、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史维、土耳其博阿齐奇大学校长穆罕默德·奥茨坎、印度塔塔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莎琳妮·巴拉特、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院长拉姆戈帕尔、韩国高丽大学校长廉载镐、首尔国立大学校长朴贊郁、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和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校长長谷山彰等高校校长,以及大学研究人员、政府官员和企业领导人等300余人参会。


约翰·霍尔德伦、薛其坤作主题演讲


在主题演讲环节,论坛邀请了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环境政策讲席教授、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科学顾问、清华大学杰出访问教授约翰·霍尔德伦(John P. Holdren),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等学者围绕环境、能源等重要议题作主题演讲;在研讨会环节,论坛邀请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麦道学院全球能源与环境合作组织(MAGEEP)董事比斯瓦斯(Pratim Biswas)等围绕可持续校园建设等具体议题作主旨发言;来自世界各地大学的研究生参与“3分钟”演讲成为此次活动的一个亮点。


围绕气候变化问题,从未来环境变化及其影响、行动选择等方面分析现状,霍尔德伦的落脚点在于研究型大学的角色需求:在研究方面提供人才和硬件等持续支持;在社会服务中通过智库、研讨会、公众活动等发挥积极作用;更需为了长远考虑,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开展系统教育。


薛其坤在主题演讲中就对人类未来和高等教育发展挑战巨大的能源问题展开讨论。薛其坤指出,能源是未来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研究型大学需要通过研究改进现有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新的经济社会结构也促使研究型大学发生重大变化,要调整和重建课程体系和学科结构,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杨斌在主旨发言中阐释了清华“绿色大学”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措施和进展。他说,从1998年提出建设“绿色大学”起,在“行胜于言”的实践中,清华大学在营造可持续的校园、推动绿色校园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研究和创新、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纳入课程并构建可持续发展网络方面均有明显成效。“我们用20年一以贯之的坚持,让‘绿色大学’的理念在清华园落地生根,让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这里蔚然成风。”杨斌强调,“我们将长期致力于将清华园建设成为展示和传播可持续发展知识理念的典范,让每一个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成为‘绿色的种子’,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论坛现场


清华大学的师生在本次论坛与国内外高校充分交流,十分活跃。环境学院贺克斌院士、水利水电工程系王忠静教授、地球系统科学系蔡闻佳副教授在各自专业领域作报告交流;地球系统科学系的研究生夏杨、金梦等参加了参与“3分钟”演讲,分别就气候变化和能源环境介绍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展示了清华学生的风采。


10月14日,论坛还在清华大学各院系召开了11场并行的专题分论坛,中外师生围绕论坛主题下各自学科所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讨,主题包括农业与环境政策、农业植物生物学、环境纳米科技、全球健康合作、社会创新与公共健康、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等。其中,由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研究生院共同主办的“研究生教育的未来”分论坛吸引近30位海外教授和学者参加,参会人员围绕招生、课程和校园体验、就业三个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参加环境学院分论坛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和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们深入了解双方的研究方向,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


分论坛现场


此次会议由国际处统筹协调,分论坛由环境学院、生命学院、医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社会科学学院、新闻学院、化工系、苏世民书院、研究生院等部门参与组织。

贺克斌院长出席13日下午“全球空气质量”分论坛上作嘉宾发言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位于美国密苏里州,该校下属的麦道学院每两年举办一次“麦道学院年度高峰论坛”,为合作大学提供机会,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展示最佳实践方案,并在涉及全球范围的议题上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2016年9月,清华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陈旭曾应邀出席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第六届麦道国际学者论坛,并作为特邀嘉宾发表题为“中国大学的创新:挑战、机遇与行动”的演讲。


编辑|赵姝婧  审核|襄楠


把握外事热点 追踪交流动态

分享合作讯息 拓展国际视野

欢迎关注 “清华国际”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copyright@dreamgo.com. For more detail of the source, please click on the button "Read Original Post" below. For other communications, please send to info@dreamgo.com.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Dreamgo网站,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copyright@dreamgo.com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info@dream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