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踪圣约翰大学老建筑感受世界一流名校的神韵

前段时间小编为大家推送了一篇关于圣约翰大学(现华东政法大学)的文章,受到许多粉丝关注,也有不少粉丝问我们这么有底蕴的大学,那些优秀的建筑还在不在?本着尽职尽责,为广大粉丝服务的态度,小编翻遍史料,扛着镜头走进华政,去重温了一回校园生活,将这些百年历史的建筑一一纪录下来。

圣约翰大学历史建筑一览表

漫步在华东政法大学——圣约翰大学的旧址,你能探寻到一代名校的神韵。散落在校园中的校舍,呈现中西合璧特色的建筑风格,采用中式大屋顶,有飞檐、歇山顶,并受中国四合院而已的影响,内部和下层墙体则采用欧美的设计技术。当时,圣约翰大学的校园环境和校舍建筑可比肩世界一流的大学校园。



怀施堂(韬奋楼)

1894年建造,是早期最大的教学楼。主体为砖木结构,平面为四合院,外墙为红砖清水墙,墙身是连续的西式圆拱外廊构图,正面为一钟楼,安置1876年制造的大自鸣钟。


该楼以西方建筑式样和中国古典园林集合形成的特色风格被作为近代建筑史上的一件代表作。为纪念圣约翰创始人施约瑟,命名为怀施堂,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韬奋楼。






校政楼


校政楼建于1898年,因卜舫济校长的办公室在楼内,又称为校长楼,是一幢两层砖木石混合结构。

建筑主立面朝南,底层是以木架支撑的内廊,内廊的挂落与二层板墙均以中国传统建筑木雕为图案。

不知是外国建筑师的曲解,还是刻意用西方建筑手法改变中国的传统建筑形式,建筑四角翘起的飞檐与中国传统形制和做法有较大差异,尤其是与飞檐相连的屋顶不是瓦顶,而是铁皮顶。


格致楼(科学馆)

1899年建成,三层砖木结构,西侧墙面与怀施堂侧墙相仿,南侧墙面为西式城堡风格,楼顶则采用中式飞檐。


思颜堂

1904年建成,是为纪念外交家颜惠庆的父亲颜永京牧师对学校和社会作出的贡献。建筑总体呈U形,砖木结构,楼顶四角为曲线形,东侧南顶以阳台护栏装饰。1913年2月1日,孙中山先生应邀参加学校毕业典礼,并在此发表演讲。


思孟堂

1909年建成,三层砖木结构,沿苏州河而建,当时用作高年级学生宿舍,为纪念孟嘉德牧师而命名。

孟嘉德在校教授哲学,1907年7月在庐山因营救落水的中国朋友而同溺于瀑布中。


西门堂东风楼)

施氏在分明建圣约翰书院后,又将文记女校和裨文女校合并成立圣玛利亚书院,于1881年6月开学。

1903年建筑思丁堂(在美国募得建筑费29396美元)专供圣玛利亚书院之用。1925年起,西门堂为圣约翰大学附属高中部校舍,初中部划归圣约翰青年会中学办理而外迁。


纪念坊

1929年,圣构翰大学为建校50周年修建了纪念坊,多年来的历史风雨让纪念坊不复存在。

1992年,纪念坊恢复,荣毅仁和经叔平为纪念坊恢复揭幕,从此华东政法大学又多了一道风景。


树人堂



体育馆




编辑丨长宁区新闻宣传中心 孔建宏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copyright@dreamgo.com. For more detail of the source, please click on the button "Read Original Post" below. For other communications, please send to info@dreamgo.com.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Dreamgo网站,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copyright@dreamgo.com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info@dream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