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玛丽学院南方的哈佛

MMLAS-VERIFYRESULT: CAE=

威廉玛丽学院(College of William & Mary)位于弗吉尼亚的威廉斯堡,需要从费城经华盛顿到里士满,再驾车去威廉斯堡,路途比较辗转,制定访校计划时曾经犹豫是不是要去,但是威廉玛丽学院的确是一个比较有特点的学校,而且威廉斯堡也是美国殖民地历史景观必去之列,所以尽管辛苦一些,也还是要去看看的。

威廉玛丽学院是为了纪念英皇威廉三世和女王玛丽二世而命名的,建校于1693年,是美国仅次于哈佛大学建校最早的学校。曾经培养出了包括乔治华盛顿在内五位美国总统,被誉为“美国母校”。其本科教育一直被视为美国本科教育的最高水平,因为她的存在,常青藤之间的竞争都是研究生院的竞争,而本科教育全美第一的美誉则非威廉玛丽莫属。我们参加过的Info session中,威廉玛丽的人数是最多的,可以看出美国本土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的向往之情之切。

说到这个问题,多说两句,中国家长有着强烈的名校情结,总是想奔着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耳熟能详的大学去,有些英语培训机构或是中介机构也生硬地介绍托福或是SAT要多少分以上才能申请US News排名前十、前二十的大U学校,都是非常片面的。

一般而言,以University命名的被称为“大学”,以College命名的被称为“学院”。“大学” 的内部可以由多所学院组成,除了本科,还包含硕士(M.A)或博士(Ph.D)等研究生项目;以College命名的被称为“学院”,学院可以从属于某一大学,也可以独立存在,很多学院是独立的学校,只开设本科项目(Undergraduate program),没有研究生项目。

中国高校有一段时间搞大而全,一些学校合并升级,从学院升级为大学,给我们造成的印象好像是大学优于学院。但是在美国一些学院并不一定比大学差,美国非常著名的文理学院(Liberal Art),如Amherst College、Williams College、Smith College、Swarthmore College等我前文曾经介绍过的学院都是顶级的好学校,在美国的录取难度不亚于我们所熟知的哈佛、耶鲁等大学。

如果孩子是去美国读本科,不是去读研究生,那么我的建议是不要太迷信所谓的大U排名,因为大U 的排名更多的是包含了研究生院的研究成果等因素,学校的经费也更多倾向于研究成果,对于本科的教学并不如文理学院来的扎实。上课的形式有很大的不同,一是课堂规模的大小,文理学院一般是小班课,大U比较多的是大课。比如说,近几年比较热门的CS课程,曾经一所大U学校创下了2000多名学生在巨大的阶梯教室一起上课的记录,课堂效果可想而知。而在文理学院最多的课堂也就几十人,一般的课程也就十几人或者个位数的学生。二是与教授的交流与沟通程度不一样,大U和教授直接沟通交流请教的机会相对比较少,有问题也多是和老师的助理TA沟通。文理学院课后直接和教授有定期的office hour进行充分的沟通。三是考试形式多元化。文理学院考试的参考因素非常多元,课堂参与程度、小测试加上论文等形式都有,外力的促动可以帮助中国孩子改变被动接受型教育模式的影响,逐渐形成和适应批判性思维方式,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提高口语的表达程度,而不是做沉默的大多数。

从里士满驱车70英里可以到达威廉斯堡,道路两边高大的树木显得道路狭窄而悠长,感觉这条路就像是一个时光隧道一样,道路尽头的威廉斯堡以及威廉玛丽学院都保持着三百年前的模样,红砖房,白窗框,火炉,炊具,都像是从流光机倒出来的似的,呈现出美国被殖民时期的景象,向世人静静述说着那段艰辛与荣耀并存的岁月。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弗逊这些在美国历史上相当有分量的人物从历史书本中走出来,坐在桌前起草着《弗吉尼亚宪法》,估计杰弗逊本人也没有意识到这部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立法、行政和司法永久分离的宪法三百年来对美国的影响是这么的深远。

我们总是笑话美国没有历史,但美国处处显示出他们对历史的尊重,包括对历史的评判也是客观的。对于国父华盛顿充满了尊重,但并没有把他刻画成绝对英勇威武的神化形象。为什么把他推选为大陆军的总司令?其实和他个人的威望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而是因为总司令是个在系统内部不太受欢迎的位置,一旦失败是首先要上绞刑架的。为什么约克郡战役受降书上有华盛顿的签字?和他个人的威望也没有太大关系,因为法国人让没有任何爵位的华盛顿签字,是为了在谈判桌上羞辱英国人。是不是和我们想象的历史不太一样,但这些故事丝毫不会影响华盛顿在历史中的作用,历史就是一系列偶然事件的必然发展,华盛顿造就了美国独立的历史,使美国成为了有独立权的国家,同时美国民族独立的契机也造就了华盛顿,成就了华盛顿在美国历史上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