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海大学读心理咨询1
在写之前觉得一篇文章的篇幅就能概括我在理海读心理咨询的感受。结果在写作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可以深入来写的,所以决定把在理海读心理咨询做成一个系列,通过方方面面来展现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历。
国内的同学和家长们很多都听说过美国常春藤的名校,但很多人并不知道理海是所什么样的学校。殊不知常春藤联盟曾经在历史上两次邀请理海加入,但都遭到理海的拒绝。要是当年加入常春藤,估计理海在中国的名气会响亮很多吧?
我所知道的很官方的理海大学:
理海大学创校于1865年,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伯利恒市(Bethlehem),距离费城大概1个半小时车程,距离纽约不到两小时车程。所以平时过腻了伯利恒的乡村生活的我们,经常会选择在周末或假期驱车去纽约或费城见见世面,换种生活方式。 伯利恒曾经是美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在上个世纪这里有全美第二大钢铁公司伯利恒钢铁公司。旧金山的标志性建筑金门大桥就是伯利恒公司生产的钢材建造的。而如今这里成了美国东部地区著名的金沙赌场所在地,还有部分钢铁厂成为历史遗址作为旅游观光景点。
理海大学是美国顶尖的私立院校之一,由工程学院,商学院,教育学院,和文理学院四个学院构成。学校分成三个校区, Asa Packer Campus 主校区,Mountaintop Campus,以及Goodman Campus。虽然学校占地面积大,但多数同学还是在主校区活动。主校区附近有一些中餐馆和超市,生活还比较便利,所以大部分中国学生选择在山下居住。主校区的学生宿舍主要提供给本科生居住,研究生的宿舍楼在距离主校区15分钟车程的Saucon Village。
Mountaintop Campus 主要是教育学院以及一些理工科实验室的根据地。平时除了教育学院的学生在山上上课,还有窝在实验室做实验的学生以外,山上基本没什么人光顾。山上住着很多鹿,如果开车的话时不时需要注意不要撞到它们。
理海大学在2010年的时候被US News 评选为全美第37位的学校,但近几年名次有所下降,最新的排名是47名。不过这一点也不能捍卫它在人们心中地位。2015年理海大学在英国老牌期刊《经济学人》首次发布的美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7,在美国教育部公布的毕业生最赚钱的25所大学中位列第9。而它的Linderman 图书馆也被评为全美最美的十大图书馆之一。
理海的学校并不大,总共有7000多名学生,其中本科生5000人左右,研究生1900多人。国际学生有1200人左右,而中国学生就有791人。学校的中国学生大部分是来攻读研究生学位,主要分布在工程学院和商学院,而我所在的教育学院中国学生人数并不多。就拿心理咨询专业的硕士项目来说,我们这一届总共有13人,只有我和Carole 俩来自中国的国际学生。整个心理咨询系总共只有6位中国学生,其中1位博士在读,5位(包括我在内)硕士在读。
我所感受的心理咨询项目(概括性很强的感受):
我所在的心理咨询硕士项目,在去年的时候还是时长两年的48学分制项目。由于宾州考心理咨询师执照要求修60学分的课程。学院为适应需要,把项目改成了60学分。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你考虑两年内读完硕士,除了每学期需要选12学分的课程以外,暑假也要留在这边继续上课。所以课业压力相对来说比较大,特别是对没有心理学背景的学生来说。我来这的第一学期选了四门课,其中最难的就是咨询和治疗方法(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eutic Approaches) 这门课。这门课系统介绍各种心理咨询理论,并要求我们在每学完一理论后能将该理论运用在实际的心理治疗案例分析中。美国的课堂和国内上课模式差别很大,老师在课上基本不详细讲解课前要求学生看的paper 以及课本内容,课堂上更多的是学生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对于没有心理学背景的我来说,除了要应付每周要求读的资料以外,还需要花大量时间自学相关的理论知识。而对于我同届的Carole 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因为本科是心理学的缘故,她对于课上讲的理论比较熟悉,学起来也是轻车熟路。
第一学期期末, 我们需要开始找第二学期的实习。大多数美国的心理咨询硕士是课程和实践相结合的。我所在的项目从第二学期开始每周要完成至少10小时的实习,然后在第二年每周的实习小时数增加到20小时。找实习的过程不算特别艰难。系里会有一些合作的机构和学校。虽是这样,还需要我们自己投简历和cover letter,一个个地去面试。理海的就业指导中心免费给学生提供修改简历和cover letter 的服务,也会开设一些workshop 来帮助学生做实习就业的准备。当然,这服务并不是只有理海有,几乎美国大部分的学校都会提供相关就业指导服务。所以在研究生阶段充分地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对建立人脉关系网以及求职就业会有很大帮助。
说到利用资源,就要说说大学校内的心理咨询中心了。我在理海最充分利用的资源就是它的心理咨询中心。由于之前并未接触过心理咨询,抱着好奇心,我在开学之后就成了咨询中心的常客。我们学校每学期会给学生免费提供6小时的心理咨询。如果症状严重的,在免费小时数之外咨询中心会推荐给当地的诊所或咨询师做进一步治疗。我起初去做心理咨询主要是想了解心理咨询的过程以及更好地了解自己。不过后来发现这种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对于我适应美国的生活起到很大的作用。大部分的中国学生来了美国之后,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想家,焦虑,抑郁
等,统称为异文化压力。很多时候我们的解决方法是寻求父母或朋友的帮助。但有时候父母在千里之外,新交的朋友又没那么熟,所以很多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扛下来,所有的苦水往心里倒。在这个时候更好的办法其实是寻求咨询师的帮助。对于我来说,我的咨询师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地释放压力和情绪的空间,受益良多。除此之外,我还可以免费练口语。
第二学期除了上课以外,我开始在学校附近的一家非盈利性咨询机构做心理咨询方面的实习。这个项目要求学生从第二学期开始每周做至少10小时的实习,硕士第二年增加到每周20小时。对于国际学生来说,给美国客户做咨询第一道障碍就是语言问题。除了要有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外,更需要去了解美国的社会与文化。比如Carole 一直搞不懂为什么有些美国人自己都穷得连饭都吃不上了还要继续生孩子。语言的能力可以通过平时多和老师同学交流来提高,而文化的问题就只能是花时间慢慢去领悟了。
说了这么多,总结下理海心理咨询项目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几个点。第一,学费便宜。理海的教育学院学费真的很便宜,565 美金/学分,基本上是宾大和哥大学费的1/3了。第二,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友善。他们在我遇到困难时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帮助。比如我的导师帮我找了一博士姐姐在期末免费帮我改了两次论文,最后在该门课程顺利地拿到了A。第三,因为项目小的缘故,学生和老师之间有很好的互动。如果你想做研究,老师们也都非常欢迎学生到实验室帮忙。
文章的总结:
在硕士的第一年,经历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很多人问我当初后不后悔放弃国内的工作来美国读书。虽然过程中也会因为自己失去经济能力有点小不适应,虽然时不时地要担心自己交不起下一学期的学费,但在这里求学的过程中我更好地认识自己,更清楚自己内心要追寻的东西,更能以强大的内心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最后,想和大家分享最近在Addictions 这门课上教授讲的一句话:“If you can't articulate your authentic, you will default to the common narrative.” 大致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能清楚地表达什么是真实的你,你会变得人云亦云。其实我们在很多时候做抉择时考虑的并不是你内心需要什么,更多的是别人如何做的。我们会因为现在的留学热而选择留学。在选择留学这条路的人中,试问有多少人是因为自己内心最真切的需要而做了这个选择呢?
如果大家愿意听我唠叨,欢迎大家告诉我你们想了解的信息,我会在之后的博文中更多地去和大家分享。之后我也会邀请我的学生们分享他们在美国的学习生活,敬请期待。
更多的留美学习和生活咨询,请关注小林老师美国留学公众号:Lin_USGRAD。你也可以点击右上角然后查看公众号进行关注。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Dreamgo网站,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copyright@dreamgo.com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info@dream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