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调查发现因为这一点人生境遇大不同

从小到大,我们树立过的学习目标不计其数,但大多数就是立个Flag,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现在,相似的故事又一次发生在孩子身上。我们对孩子有过这样那样的期望,也曾无比认真地为他规划过很多目标,大多数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被讨论过的原因几乎都和后期的执行有关,最首要的却常常被忽略:目标本身的不合理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我的老本行,管理学里有个SMART原则,可以指导或检验孩子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简单好操作又实用有效。


但我更想说的是,借由SMART原则,孩子将慢慢型塑良好的目标思维习惯,这可能成为他们将来成功与否的分水岭。


目标真的那么重要吗?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非常著名的跟踪调查,其主题就是:目标对人生的影响。



在一群智力、学历和生长环境都差不多的年轻人中:


3%的年轻人有明确的长期目标,

10%的年轻人有清晰的短期目标,

60%的年轻人有较为模糊的目标,

剩下27%的年轻人则处于没有目标的状态。


25年后,拥有明确长期目标的人,一直以来都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成为了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


拥有短期目标的人,大多数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不断完成一个又一个的短期目标,让自己的生活处在稳步上升的状态;


拥有较模糊目标的大多数人,生活安稳,处于社会的中下层;


而那些完全没有目标的人,则处在社会的底层,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生活。


这些智力、学历和生活环境都相似的年轻人,只是因为生活目标的有无、目标期限的长短不同、明确与否,人生境遇就大不相同。


所以,千万不要小看目标思维,它也是决定孩子人生走向的重要一环。


而我要介绍给大家的SMART原则,不仅能帮助孩子高效制定明确合理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将训练孩子一种目标思维习惯——设立一个清晰合理的目标,是事情成功的重要前提。


什么是SMART原则?


SMART原则最早由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提出,他认为一个明确合理的目标,通常要满足5个特点:

1.S-SPECIFIC(明确的)


目标要明确、具体描述可观察的行为和结果切忌模笼两可这样说可能有点抽象,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小例子。


孩子的学习目标是:有一天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这就是一个模糊不清的目标。因为,“有一天”、“学习成绩”、“名列前茅”都是模糊不清的。


对于小朋友来说,区分明确目标和模糊目标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有个办法帮助他们——针对目标提出wh-问题。


wh-问题指的是:是who(谁)、 what(什么)、 where (哪里)、which (哪个)、when(什么时候)、how (怎么)。


比如,当看到“有一天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就需要问孩子:


有一天是哪一天?(when)

学习成绩具体是什么成绩?(what)

这样的反复练习,会让孩子明白具体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样的。


2.M-MEASURABLE(可衡量的)


目标是可以衡量的,最好能用数字来描述,将行为数据化。如果目标不能实现数据化,可以将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找到对应的数据。


比如,“有一天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名列前茅”到底是指什么名次?前3名还是前5名?应该用具体数字来清楚界定。


3. A-ATTAINABLE(可实现的)

目标在付出努力的前提下,可以实现,避免将目标设立过高或者过低。


我常常跟学生这样解释:目标要制定的恰到好处,刚好到踮起脚尖、使点劲往上够一够才能实现的程度。太容易,起不到激励的效果;太困难,孩子会因为根本无望实现而放弃努力。


孩子目前的学习成绩在班里处于中等水平,要求他在一年之内进入全班前3名,这样的目标就过于困难。


孩子可能会因为觉得根本无法实现,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直接放弃努力。


4.R-RELEVANT(相关的)

目标要与实际的人和生活有相关性。换句话说,这个目标要有足够的意义和价值,它应该对更重要或更全局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


比如,在和孩子一起制定“有一天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这个目标时,应该更深入地想想:


这个目标有意义和价值吗?它对于孩子更长久的成长和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吗?学习成绩真的那么重要吗?等等。


5. T-TIME-BOUND(有时限的)


任何目标都要确定什么时间能够完成。可以具体到某年某月某个时间段。


比如,“有一天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要清楚地确定,“某一天”是哪天,是1年后,还是2年、3年后?


只有确定了实现目标的期限,后面才能去规划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借由SMART原则,孩子原来模糊的“有一天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目标就转变为“1年后数学成绩进入全班前3名”这样清楚明确的目标了。


但就像之前所说的,SMART原则不仅仅是指导孩子如何制定明确合理的目标,更深远的意义在于,长期反复操练下培养孩子正确的目标思维习惯


现在,我们和孩子一起制定符合SMART原则的目标指引他的学习。慢慢地,这种思维方式会植入他的大脑,成为他的一种习惯。


等到之后的工作生活,在开始任何事情之前,他都会习惯性地先想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进而用明确合理的目标反推行动方案,并指引、督促后期的执行。


美国学界的“思想巨匠”斯蒂文·柯维博士提炼总结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其中第二个习惯“以终为始”说的就是目标思维习惯。


他也认为,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职业习惯,它将影响一个人的终生发展。

参考文献:

1.https://www.scholastic.com/teachers/blog-posts/genia-connell/setting-almost-smart-goals-my-students/

2,https://www.smartsheet.com/blog/essential-guide-writing-smart-goals

3. https://www.toolshero.com/time-management/smart-goals/



川妈说说



上《管理学》课时,经常和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未来是不确定的,计划是固定的,我们为什么要制定计划去应对未来?


开始会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最后我来作总结,大概有几个原因:


1. 制定计划的过程本身就是有意义的。它提供了我们分析、认识自我的机会,督促我们去思考自己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怎么做才能实现目标。对于学习中的孩子的意义是相似的,制定学习计划的过程中,孩子会更加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可能达到的目标,也会深入地想想如何做才能达成学习目标。


2. 计划可以指导后期的执行。如果没有计划,稀里糊涂地往前走,我们可能很难知道自己做的如何,结果会怎样。但有了计划就不一样了,目标明确,通向目标的途径也很清晰,执行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现偏差,进而予以纠正。孩子的学习也是一样,缺少计划,就不清楚每天的学习安排,也不知道学习的进度是否合理,学习效果是否达到。有了计划,就相当于有了指南针,指明方向又防止出现偏差。


3.计划其实能降低“不确定性”。计划当然无法改变现实的不确定性,但是它能改变我们对不确定性的感觉。有了合理计划作为依据,我们会更有信心和底气。孩子何尝不是如此。制定完学习计划,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的目标和行动方案,孩子对学习的信心会更足,会更有干劲。


现阶段的学习如此,今后的工作亦是如此。所以,我最想说的是,计划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而计划的起点是确定目标,所以,掌握SMART原则对于孩子很有必要。


推荐阅读

这4张计划表,决定了孩子开学后的状态

警惕!每个孩子都会“暑期滑坡”,关键是帮他有效规划暑假时间

人人都知道的牛津阅读树,怎么用才能发挥最大价值?这次给你一套整体解决方案

曾经的女博士,现在的大学老师。飘过美国、澳洲,目前坐标北京。


养娃是一场永无止境的修行,我想在这个小小公众号上和孩子们和姐妹们共同在书中和路上发现更好的自己。


对了,想私下交流的姐妹,可以加我的个人微信cmksj002



关注mom看世界

*回复“书单”,查看《mom书单|150本优秀绘本讲解》

*回复“100”,查看《美国教师协会推荐Top100童书,附26本详细讲解》

*回复“BBC”,查看《BBC评出100年来最伟大的11本儿童读物》

*回复“名师”,查看《小学1-6年级,11位名师联合推荐99本经典书目》

*回复英语网站”,不可错过的免费英语学习网站推荐。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copyright@dreamgo.com. For more detail of the source, please click on the button "Read Original Post" below. For other communications, please send to info@dreamgo.com.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Dreamgo网站,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copyright@dreamgo.com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info@dream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