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干货申请哥伦比亚大学之心得

我是顾宇萌,来自金融1402班。很荣幸金融学院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可以仔细回想准备留学的过程。我在高中就有了赴美留学的想法,但当时觉得高考能带来的变数太多,留学的想法并没有很坚定。真正开始认真考虑留学是在本科入学之后,四年中有了一些个人的感受和想法,很愿意和学弟学妹们交流。

硬件

好看的GPA、TOEFL/IELTS、GMAT/GRE,是赴美读研必备的三个条件。一般对于商科学生来说“门槛”是GPA3.5 ,TOEFL100 ,GMAT700 ,这个门槛正在逐渐提高。你会看到很多留学机构用“低GPA逆袭美国top10”等标题吸引眼球,但不要试图复制这种低概率的成功。申请季时你会感觉几乎所有人都有差不多的三维成绩,似乎体现不出优势,但不代表你可以在这三个成绩上低人一等。

综合GPA很重要,专业课GPA也很重要,所以不妨简单一点,每一门课都尽可能取得高分。

TOEFL/IELTS这两种语言类考试都是考察听说读写,但考察的形式和重点会有所不同,我考的是TOEFL,“得听力者得托福”,对于我这个听力短板的人来说这个过程有些痛苦,IELTS在美国虽然不是百分百被接受,但大多数学校还是认可的,可以在基本了解之后再在二者之中做选择。

至于GMAT/GRE,我选择GMAT是因为个人非常厌恶背单词,但不得不承认,GRE会让申请时选择更广泛。这两个考试在我看来考察的更多的是能力和心态,语言类考试只要你投入了有效学习时间,分数的提高水到渠成,但GMAT/GRE并非如此,在我备考GMAT时,见过很多自学备考不足半月就750 的,也见过很多投入了大把时间金钱却始终在500左右徘徊的,GMAT在12个月内限考5次,每人终身限考8次,因此考的次数越多,对心态越是挑战。

我考TOEFL和GMAT基本都是自学,过程实在是比较曲折,但因此总结的雷坑和经验相对齐全,这里就不多说了。我想强调的是,在备考过程中方法很重要,从学习方法到应试技巧,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否则很难坚持,也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软件

美国的高校对于学生的软背景软实力非常看重,软件主要包括实习实践、学术项目和比赛、学术论文、活动经历、海外经历、本科背景、推荐信、技能、面试表现等等。

我比较爱折腾,很喜欢参加大大小小的学术比赛和课外活动,参加的时候倒没有非常强的功利心和目的性,但时间久了自然积累了一些奖项和经历;我没有参加过summer session或游学,但推荐在有时间有机会的时候参加一次,短短几周想要完全适应美国大学的学术氛围不太可能,但能帮你尽早认清自己是否真的想走留学的道路;关于推荐信,我在实习、学习和学术比赛时认识了三位对我非常有帮助的推荐人,所以要多表现自己,争取给mentor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如果想申请比较quantitative的项目,参加数学建模比赛、学一些计算机课程、多积累相关技能会对申请有帮助。

我想主要说一说我对实习实践的感悟。前面也说了我比较爱折腾,大一到大四我共有9段工作和实习经历,有行业内知名的五百强企业,也有处于上升期的start-up,其中和本专业相关的是7段。当然实习经历并不是简单的越多越好,但个人认为3段对于商科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基本的数字。能进入行业领头的企业实习很好,但我并不鼓励学弟学妹们无脑地追求big name,如果一份实习比较“水”,那不如换一个真正能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在面试阶段,你做过什么收获了什么是编不出来的。我曾经听很多人抱怨找不到实习,关于如何获得实习机会其实有很多种渠道,我的实习有投递简历参加面试得到的,有向企业高管自荐的,有学术项目导师引荐的,有上一段实习表现还不错被留用的等等。多参加讲座、比赛等活动,多走出宿舍和老师、学长学姐、业内人士接触,机会可能就在不知不觉中到来。

时间安排

留学准备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提升软背景、参加留学考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大一开始准备当然最好,但有一部分同学是大二、大三、甚至大四才确定要留学的,因此我的建议是尽可能早做准备。我开始准备并不算晚,但在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特殊情况,且最初没有找到合适的备考方法,TOEFL和GMAT出分都很迟,因此我的时间安排没有太多参考价值,但这更加说明了尽早准备的重要性,否则遇到特殊情况很容易措手不及。


心理准备

在我刚入学时,同学之中立志赴美留学的人不少,但四年之后成行的不多。我很希望学弟学妹们能找到结伴而行、彼此鼓励、互相督促的人,但我更想先提个醒,这条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漫长的、艰辛的、孤独的,要做好
各种心理准备。漫长是要时刻关注GPA和提升软实力的机会,一点一点积累资本;艰辛是要随时应对各种挑战和挫折;孤独是因为属于小众群体,可能在备考、选校、申请等阶段遇到困难疑惑都找不到人倾诉。

当你做好了所有力所能及的准备,来到了申请季,你还会发现申请与录取是一个谜一样不可预计的过程,有时候你可能看到别人的offer一个接一个,可能感觉一路的付出并不能带来满意的结果,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心理落差很容易让你沮丧和无助。

我的前半段申请季过得并不好,现在就读的哥伦比亚大学毋庸置疑是一个综合实力非常强的高校,但平心而论它并不在我最初的梦校名单中,也并非我最理想的结果。半年之前的申请季最低谷,我考虑过gap几年再留学,考虑过放弃留学直接就业,参加了一些公司的春招,甚至准备参加2018年的考研,这是一段很灰暗的时光,希望你们都不要有这样的经历。不过现在回想起来也有些感悟,留学路上的确要坚定理想去努力,但也可以多给自己一些可能和选择。同时要相信,你为留学做的所有努力都会带来回报,即使最后没有成行,你在过程中开拓的眼界、提升的语言能力、积累的实习学术经历、锻炼的抗压能力等一系列综合实力,绝对会成为你的加分项。

欢迎和我沟通你的状况与想法,最后祝有留学理想的学弟学妹们一切顺利。     

现场 | 金融学院举行2018级四级模拟考试

告白 | 你的名字,我的心事

现场 | 金融学院“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学生趣味运动会顺利结束


 • end • 

文案 | 顾宇萌

编辑 | 宣传部

美编 | 吕梦婷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copyright@dreamgo.com. For more detail of the source, please click on the button "Read Original Post" below. For other communications, please send to info@dreamgo.com.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Dreamgo网站,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copyright@dreamgo.com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info@dreamg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