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班主任丨一个班拿到三份哥伦比亚大学offer

李托,数学学科高级教师,30年班主任工作经验,

曾任英特2009级初三3班班主任。

 

全文约2000字,细读大约需要5分钟

站出来发表教育见解的事,李托老师做得并不多。此次受邀采访源于英特十周年校庆,学校对往届毕业生发展情况的关心与梳理。那一班毕业生是李托老师30年班主任生涯的其中一份答卷,而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只是“适时引导,静待花开”


虽是师,却如父般参与了学生的成长。有毕业生在后来的文章中这样写他:


“我们常用‘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来形容李老师。他总是衬衫搭配西裤,架一副读书人的眼镜……”

“他的发型有如小麦收割后的场景,有时候割得多些,有时候少些……某些个晚自习,同学们能看到教室磨砂窗上一颗正义的‘平头’在来回扫动……”

“想起他的课,标准的圆、笔直的线和清秀整齐的板书……仿佛他在编织一个个蛹,用那些柔软的话语织成丝……”

“他细心呵护着每个和我一样的,不一样的,他的孩子……”。

 

真情与实感最是动人,英特学生眼中的李托老师严谨、专业、有爱。

 

2009年,李托老师作为班主任迎来了英特第二届新生。在采访中他坦诚地说,那时想让这36位学生成为他班主任生涯的最后一届学生。

出于这样的想法,他在班级组建之前就已开始细细规划起来,并在心里为这群初初谋面的学生绘制起了蓝图。

 

然而,英特的氛围拓宽了学生的“学”,李老师心中的“教”也远不止此。

 

每周日晚自习时间,李托老师稍有任性,他安排学生观看自己精选的电视栏目短片,如CCTV-1《我们》栏目:《世纪学者留下了什么》(纪念季羡林先生)《人类光辉闪耀时》(四川地震相关)《中国书法之美》《中国画之美》《中国诗词之美》等,同时跟上相应作业让每位同学谈观后感。

由此,李老师时时掌握着学生的思想动态,启发了学生成功背后是踏实付出的道理,还兼具了美学教育。一举三得。

细数自己的学生,李老师回忆起那一届班长叶同学。进入英特首次平行分班(摸底)考试中,叶同学位于班级位置靠后(彼时是内部数据,不公开排名)。在经历了观看精选短片等班级活动,有感于学者们功成名就背后的勤勉不倦,叶同学格外勤奋,成绩逐学期进步,最终进入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全美顶尖的私立研究型大学,美国25所“新常春藤”院校之一)。

“评价学生的学不仅是单纯的学到多少,还有思想和能力达到什么层次”。

这是李托老师强调的,也是英特育人模式所追求的。勤奋之上再谈方法,掌握应试技能兼顾素质提升。无视勤奋而一味追求学习方法不是李托老师肯定的态度。而英特“为未来做准备”的教育理念也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出来。

在谈到英特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上,李老师的几句轻柔的话语道出了颇有哲学意义的教育思想,也让旁人进一步了解了班主任在学生和家长心中的分量。

 

李托老师不会把素质教育和应试简单割裂开来。

他认为:没有分数不行,但只有分数也不行。分数低说明基础不扎实,影响今后继续学习;若只为“语数英科”的分数,何必来英特?学校有运动场所、有图书馆、有社团活动、有五大节……你不参加,不在这些活动中锻炼自己是何等的可惜;该学习时静心学,该活动时充分参与。分数有显性也有隐性,两种不同的分数越多越好!

 

面对学生,李托老师向他们表示自省能力是关键能力,是前行的强大助力。所谓核心素养,此也正是其一。

 

聊了很久李托老师,那么英特的学生又是怎样的呢?提到学生,李老师对他们获得的大大小小的成就如数家珍。

 

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后,几位学生对自主组织家长会跃跃欲试,李老师尊重了他们的想法,针对解决初中学生与家长沟通不畅的问题确定了会议主题。

这节家长会,8个学生组织者受到了任建华校长的鼓励,后由李老师指导撰写《家长会活动方案设计及其报告》,这份成果在全国首届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对8个学生来说,也许再好的分数都不如这一份团队合作得来的奖状。我们常说要尊重学生的想法,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李托老师说,创造力就源于你给予他们的信任。

 

一切都围绕了英特的理念——为未来做准备。

 

此时,那一届毕业生离校已近六年,他们即将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业。考研、实习、工作,他们会继续在各自的人生里开疆拓土。当然,李老师也没能结束掉他的班主任生涯。2010级初三(3)学生毕业后,李老师又接任了2013级新生班主任。有趣的是新班级编号依然是3。无论是冥冥之中的必然,还是随意抽签的偶然,其中一定寓意了一种传承和一份不变的情怀。

 

在采访的最后,李托老师希望他所有的学生都能尽己所能做好自己。爱在教育,也许是这就是李老师终生幸福的源泉。

英特2009级初三3班36名毕业生

3人拿到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录取通知,

9人进入国内“985”“211”名校,

3人进入美国排名前25的“新常春藤”名校,

7人进入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

等国家顶尖名校。

采访整理丨陈泉璇

英特  为未来做准备

Copyright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contents (including texts, images, videos and audios) posted above belong to the User who shared or the third-party website which the User shared from. If you found your copyright have been infringed, please send a DMCA takedown notice to copyright@dreamgo.com. For more detail of the source, please click on the button "Read Original Post" below. For other communications, please send to info@dreamgo.com.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Dreamgo网站,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copyright@dreamgo.com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info@dreamgo.com